電商架橋: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

2020-11-18 13:26:01|來源:國際商報|責編:韓東林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完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陜西柞水考察時強調,‘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産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在近日舉辦的2020中國縣域電商發展論壇上,商務部流通産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林健説。

  為推動農村電子商務高品質發展,以“從‘電商精準扶貧’到‘數字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0中國縣域電商發展論壇在四川通江舉辦,該論壇由商務部流通産業促進中心、巴中市人民政府主辦,巴中市商務局、通江縣人民政府承辦。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副司長馬英在致辭時表示,截至目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已實現了對全國832個貧困縣的全覆蓋。借著電商扶貧政策的東風,電商企業也如同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為扶貧産品走向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1-9月,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2068.8億元,同比增長24.1%,高於全國網絡零售額增速14.4個百分點。”林健也指出,自2014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以來,全國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在拓寬貧困地區農副産品銷售渠道、帶動貧困地區創業就業、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目前已成果顯著,但脫貧攻堅不是終點。林健指出,現在,正處於脫貧攻堅即將如期完成並全面與鄉村振興相銜接的關鍵時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也要由助力脫貧攻堅轉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提升農業發展品質、幫助農民就地就近就業、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等方面要如何著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迫切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論壇上,各地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代表分享了建設經驗,與會專家學者就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升級版)標準進行了深入研討。隨後,各方針對農村電商發展的趨勢、痛點、堵點、難點及其解決方案積極建言獻策。

  山東省曹縣電商服務中心主任蘭濤在分享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升級版)經驗時介紹道,今年前三季度,曹縣繼續保持了全國第二“超大型淘寶村集群”這一稱號,網絡銷售額突破105億元,發展淘寶村達151個、淘寶鎮17個;培育出電商企業4000余家、網店6萬餘家,帶動30萬人創業就業,吸引5萬餘人返鄉創業,帶動2萬餘人通過電商實現精準脫貧。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將曹縣電商發展模式總結為特色鮮明的“一核兩翼”模式,“一核”即以農民為核心,由廣大農民依託本地傳統的鄉村産業進行創業和就業;“兩翼”即一為電商平臺賦能,提供低門檻創業平臺,輔以各項功能和服務;二為服務型政府,縣委、縣政府根據創業者的需要,為電商從業者提供各種貼心服務,助推電商産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向區域化、集群化蓬勃發展。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帥青紅在分享通江電商扶貧模式時表示,近年來,通江縣緊抓電子商務進農村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以新農人培育為基礎,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整合賦能、借力提升,倒逼農副産品種養殖向規模化發展、加工向標準化提升、流通向數字化升級,實現一二三産業全鏈條融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探索了“新農人培育+市場化運作+全鏈條融合”的通江模式。(文章來源:國際商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