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雙循環與開放經濟新格局

2020-11-18 14:07:55|來源:國際商報|責編:韓東林

  2020年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大國間的貿易摩擦與政治形勢十分複雜,在此背景下,“雙循環”與開放經濟新格局應運而生。這種新格局不是短期應急之舉,而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目標的歷史要求。

  雙循環與開放經濟新格局提出背景

  世界經濟陷入中長期“結構性低迷”,但中國經濟逆流而上。近幾年世界經濟維持中速增長,並間歇出現波動,甚至出現全球性衰退。此次疫情的衝擊更使得全球經濟衰退加劇,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亞太地區的經濟將收縮2.2%,而中國經濟雖前期有所下滑,但全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1.9%,地區貿易量將佔亞太地區貿易總量的20%以上。

  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我國外部發展環境複雜。近年來,中美博弈從經貿摩擦逐步擴大到科技脫鉤、金融施壓,使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儘管在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英國前首相Tony Blair和美國前財政部長Rubin都表態,中美雙方的確存在分歧,但應保持合作共贏關係。而一些國家現行的種種策略似乎都在與這一期望背道而馳。

  實行雙循環與開放經濟新格局的措施

  重視産業鏈轉型、重構,抵禦産業鏈斷裂危機。我國傳統製造業産業鏈的自主性、安全性尚能得到保障,但高新技術製造業産業鏈的掌控權仍在他人手中。對此,我國必須考慮到由不可控因素引起的産業鏈斷裂風險。新冠疫情的蔓延將加速産業鏈的重構與轉型,使産業鏈集群化效應更加明顯。我國應借機完成關鍵部件的本土化改革,以産業鏈集群為目標,運用供應鏈成本管理等優勢,完善産業鏈集群的配套設施,實現産業間優勢互補。

  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擁有規模最大的工業供應體系,也將成為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對此,我國可鼓勵出口企業轉內銷,擴大內銷份額。對以前適用出口退稅政策的外銷商品,給予暫免增值稅或退稅的政策待遇。我國的戰略發展方向應從“貿易立國”向“內需立國”轉變,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推進應做到循序漸進。未來我國還應增加研發投入,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形成良好營商環境,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文章來源:國際商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