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經濟呈現 J型復蘇態勢

2021-01-12 09:45:36|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圖為女青年在越南首都河內古街區的節日禮品商鋪前拍照。新華社記者 陶 軍攝

  越南統計總局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越南GDP同比增長2.91%。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可以説越南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成為世界上實現經濟正增長並保持相對較快增速的國家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越南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有效防控措施,最大程度限制與各國人員交流。同時,動用整個社會體系,部門與地方聯動,及時採取全方位防控措施。通過早發現、早隔離,及時追蹤病人軌跡、加強檢測、擴大隔離範圍等諸多手段,取得了較好的防控效果。儘管有一定社區傳染,但總體病例增速緩慢,並及時得到有效控制。同時,越南加強科研,很快生産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疫苗研發已進入一期臨床試驗階段。

  儘管越南國內防疫措施有力,但疫情全球蔓延帶來的負面影響仍對越南多個行業、領域和社會生活産生較大衝擊。供應鏈和貿易流動部分被阻斷,各行業生産活動被迫放緩、停滯,許多企業、經營戶、合作社等暫時停産停運或縮小生産規模,失業問題也隨之而來。

  2020年4月份,越南採取全社會隔離措施結束後,疫情得到較好控制,為經濟復蘇創造了前提條件。越南隨即提出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並重的目標,並對國內中低風險地區採取相對寬鬆的防控措施,儘量避免對全社會經濟、生活造成更多衝擊。

  為使除國際旅遊業外的各行業生産逐步恢復增長,越南陸續推出了多項經濟刺激措施。對金融、財政、社會保障、電價、電信等重要領域分別及時予以補貼,以保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同時,越南加大公共投資力度,通過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等諸多項目的實施拉動經濟增長。2020年前11個月,公共投資資金撥付到位率同比增長34%,為10年來最高水準。此外,越南還將企業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使用稅的時限順延5個月,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渡過難關。

  為救助受疫情影響的弱勢群體,保持社會穩定,越南政府公佈了總額為62萬億越盾的惠民救濟計劃,約2000萬人從中受益。這是越南首次以現金補貼方式為收入銳減的弱勢群體提供援助。這一計劃為期3個月,覆蓋貧困及接近貧困戶、年營業額低於1億越盾的停業個體商戶、暫緩勞動合同無薪休假人員及失業人員等,根據不同情況最高每月可領取180萬越盾救濟金。

  為促進出口,越南努力對美、中、歐等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紓困和促進活動。同時,作為2020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強調加強東盟內部貿易合作,儘量維持供應鏈正常運轉,抱團取暖。出口作為拉動越南經濟增長重要因素之一,2020年保持了穩定增長。據統計,去年越南進出口總額約為5439億美元,同比增長5.1%,實現順差191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2815億美元,增長6.5%;進口總額2624億美元,增長3.6%。美國仍是越南商品第一大出口市場,全年越南對美出口額達7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5%。其次為中國,出口額達485億美元,增長17.1%。雖然越南對歐盟全年出口總體下滑,但受8月1日正式生效的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提振,8月份以後的對歐盟出口呈現正增長。

  一系列綜合措施實施後經濟成效逐步顯現。越南經濟在2020年二季度觸底後快速反彈,逐步實現J型復蘇,4個季度GDP增幅依次為3.68%、0.39%、2.69%和4.48%。預計2021年將延續這一態勢。

  今年,越南仍將堅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並重的目標。越南國會批准的預定目標是GDP增長6%,但越南政府顯得更有底氣,提出要努力達到增長6.5%。底氣何來?首要前提條件仍是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在此基礎上,越南國內認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即出口、投資和消費仍將保持良好增長。在出口方面,隨著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多個自貿協定的實施,及世界經濟總體復蘇帶來的貿易需求,越南出口仍將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在投資方面,除了政府繼續增加公共投資外,越南認為疫情可能帶來的世界範圍內供應鏈、産業鏈的調整將使越南受益。為此,越南正加緊制定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增建工業區,為大力吸引高品質的外資而努力。整體經濟企穩並恢復較高增長後,消費增長將隨之而來。

  國際主要金融機構也對越南2021年經濟持樂觀態度。世界銀行預測,如新冠疫苗發揮作用,世界疫情得到控制,2021年越南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8%,並在後續幾年保持6.5%的增長水準。但同時認為,越南需注意潛在的財務和社會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也看好越南經濟前景,分別預測今年越南經濟增長將達6.5%和6.1%。(經濟日報駐河內記者 趙 青)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