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市人大代表建議:在大換乘站設立體停車場

2018-01-11 09:30:21  |  來源:新文化報  |  編輯:張琪   |  責編:劉徵宇

  原題:關注“停車難”問題,人大代表孫曉梅、王濱建議———鼓勵開發建設智慧停車系統在輕軌、地鐵較大換乘站設立體停車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m_df00dc55c8ef2d44a57434fb49f30d07

  人大代表孫曉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m_fe1a36137194400f7c9dc4da02ef45c8

  人大代表王濱

  新文化報1月10日訊(記者 黃艷麗):“停車難”著實是困擾有車族的一大問題,同時也帶來了亂停車問題,間接影響到了無車族的生活。10日,長春市人大代表報到。代表們就“停車難”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現狀

  停車位“一位難求”

  “現在有車族越來越多,在出行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不僅交通擁堵,停車難也成了問題。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停車難已成為各大城市的共性問題。”代表孫曉梅表示。根據前期相關調研,她發現,停車泊位增長速度遠跟不上汽車數量增長速度,這是個大問題。

  “2016年開始,長春實行‘見縫插針式’停車泊位規劃,但仍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經過調研,孫曉梅表示,長春市幾年前各大商圈如桂林路、紅旗街,重點醫院如吉大一院以及城市中心區域停車難問題就已經十分突出,如今連新建城區有時也是“一位難求”。

  停車位分佈不均衡

  “目前,長春市停車泊位分佈十分不均衡。二環路所圍合的中心城區分佈約25%的停車位,卻要承載超過55%的機動車停放量。”孫曉梅認為,長春市停車泊位的施劃,過多地考慮了現階段機動車的停車需求,對於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通行考慮較少,大部分停車泊位佔用了原本路面上施劃的非機動車道,有的甚至佔用了人行道。因此,停車泊位需要進一步優化。此外,停車收費體系不健全,導致有限的停車場利用率低,這也造成了“停車難”。

  代表王濱同樣認為,長春市通過規劃路邊停車位等辦法緩解了一部分停車壓力,但隨著長春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市區人口和機動車數量與日俱增,把行車路當成“停車場”,並不能真正解決停車難問題。

  代表建議

  用網絡信息系統解停車難題

  “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停車場建設的具體規劃,促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與公共道路資源利用,加快公共停車場及管理配套設施的建設,擴大停車供給,盤活存量車位,實現車位共享,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緩解停車難、治理亂停車。”結合長春市停車發展現狀和問題,孫曉梅認為,除了上述列出的措施外,加快高新技術在停車領域的應用,推動停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建設智慧停車及誘導系統”是當下破解“停車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具體來説,“現代化的網絡信息系統對解決當今不少社會問題具有出乎意料的效果,開發建設智慧停車及誘導系統來解決城市停車難題也將成為將來的趨勢。”她認為,“互聯網+”與GPS精準定位智慧停車系統,結合車位傳感及智慧收費管理終端,創新無人值守道路停車管理,實現不停車支付,並提供統一的停車誘導和預約服務,能夠讓市民準確掌握出行信息,避免因找車位造成交通擁堵。同時,對區域內所有道路泊位和各類停車場實行統一的數字化編碼,實現城市停車資源的全面整合;對佔道車輛停放進行充分感知,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車位週轉率和管理效率,杜絕逃費與違章佔道停車。

  孫曉梅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停車互聯網+”的相關規劃、政策,鼓勵國有投資公司、民營資本和停車設施製造經營企業從事該領域的創新、開發、建設、運營。在土地補償、拆遷安置、稅收、停車場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給與政策、資金的傾斜與支持。

  空中、地下建停車場所

  王濱表示,如果僅依賴於路邊停車位來解決停車難,那麼付出的“代價”太大,將行車路變成“停車場”不能解決長久問題。他認為,解決停車難的有效方式有二:一是向空中發展,建立體停車樓;二是向地下發展,建地下大型停車場。

  “建議在輕軌站、地鐵較大的換乘站點設立大型立體停車場,市民可以把車停在那兒,轉乘輕軌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想像,靜態車多了,動態車就少了,道路擁堵現象就相應減輕了。”王濱説。

  “分層次開展立體停車庫建設試點,如社會公共停車庫可由政府根據情況統一規劃,定點建設智慧立體停車庫。”王濱還提到,對停車難問題比較集中的政府部門、大型餐飲店、醫院等單位,在原有停車點或周邊區域開展垂直升降式智慧立體專用停車庫建設。在一些條件相對成熟的居民小區,也可開展智慧立體停車庫建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