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省:築牢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防火牆”

2018-01-29 10:24:49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用“金融之水”灌溉“實業之田”——人大代表熱議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吉林日報1月27日訊(記者 王丹):

  【代表觀點】

  ●馬鐵剛代表:金融和實體經濟如車之雙轂、鳥之兩翼,從來都是共生共榮的關係,實體經濟不發展是金融最大的風險。同樣,實體經濟也離不開金融的能量供給。

  ●劉桂鳳代表:以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為重點,不斷完善地方金融法規政策、社會信用體系和金融風險應急處理機制,營造公平透明規範的金融市場環境。

  ●曲道成代表: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癥結在於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窄,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投入,助力其練就一身“高精尖”的內功。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近年來,吉林省金融業保持快速發展,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從2013年的2172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790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業增加值和存貸款餘額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3%、13.9%和15.7%,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滲透力、推動力和調節功能顯著增強。

  2018年的兩會,代表們紛紛把目光聚焦在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他們凝心聚智,履職盡責,為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民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金融回歸本源 服務實體經濟“內外兼修”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立業之本。

  “金融和實體經濟如車之雙轂、鳥之兩翼,從來都是共生共榮的關係,實體經濟不發展是金融最大的風險。同樣,實體經濟也離不開金融的能量供給。”馬鐵剛代表認為,聚焦主業是金融業安身立命之本,強化服務是金融業發展壯大之道,只有實體經濟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葉茂;金融與實體經濟循環通暢,實體經濟才會活力四射。

  隨著金融改革有序推進,吉林省金融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金融資源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供給持續增加,配置更合理,“金融饑渴”現象得到有效緩解。2017年前三季度,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3.4%,高於全國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4440億元,同比增長15.7%。

  當前,實體經濟的發展面臨諸多問題,既有外部市場環境和競爭壓力,也有自身的結構性矛盾等問題。吉林省是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傳統優勢産業是製造業的“老底子”,也是改造升級的發力點。

  “金融業向實體經濟的回歸,關鍵在於實體經濟如何強身健體。”劉桂鳳代表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建設製造強省、品質強省為引領,重塑産業競爭力,增強實體經濟實力。這説明企業由高速度向高品質發展轉變,自身的提質增效非常關鍵。她建議,企業要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技術改造、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步伐,使實體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的節奏相匹配。

  堅持底線思維 築牢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防火牆”

  “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防範金融風險可以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

  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易於形成“信用高地”和“資金洼地”,直接影響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劉桂鳳代表建議,應不斷完善地方金融法規政策、社會信用體系和金融風險應急處理機制,營造公平透明規範的金融市場環境。

  對此,曲道成代表深表認同。他説,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吉林省“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之戰,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築牢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的“防火牆”。當前,實現高品質發展,要加強金融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記錄,建設信用信息互聯網共享平臺,讓“老賴”無處藏身。“我們很多的金融風險就是失信造成的。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包括金融機構,大家共同來營造一個信用環境,金融風險自然會逐步降低。”

  “風險積聚並非一朝一夕,成因也很複雜。金融風險如何防範?策略很重要。”馬鐵剛代表説,互聯網金融外溢性強,擴散速度快。要加緊制定完善互聯網金融準入制度,清理整頓網絡借貸信息仲介機構,加強技術監管。

  深化金融改革 持續發展的最大動力

  金融要發展,改革是動力。深化金融改革是解決影響和制約金融業發展難題的根本之策。

  “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前提是實體經濟要做好,否則金融業就成了無本之木。”曲道成代表坦言,實體經濟不能單靠自己積累資金來滾動,它必須借助金融的杠桿,兩者類似于雞和蛋的關係,誰先誰後是有矛盾的。而這種矛盾正是企業融資難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事實上,在吉林省的企業中,中小微企業數量多、對實體經濟的貢獻大,是名副其實的實體經濟主力軍。但與此同時,大多數小微企業卻普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曲道成代表建議,金融改革應把力量用在“刀刃”上,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加大對科技型企業進行資金投入,努力讓小微企業“化繭成蝶”,從而練就一身“高精尖”的內功。

  馬鐵剛代表説,小微企業普遍具有規模小、經營風險大、缺少抵押物等特點,傳統的融資模式,還是不能解決此類企業的融資難題。針對這一情況,長春農村商業銀行先後推出“微貸通”“微易貸”等22種針對性産品,深受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歡迎。未來,希望金融部門能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在節能環保、系統集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中小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