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織好“三張網” 築牢“防護墻”——梨樹縣脫貧攻堅戰記事
吉林日報1月10日訊(朱金 張競文 鄭義):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梨樹縣加大投入、精準施策、靶向攻堅,從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費用負擔和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上“把脈開方”,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全力為因病致貧家庭築起衛生健康“防護墻”。
織牢重病扶貧“兜底網” 讓貧困家庭重拾希望
“做夢都沒想到,政府給我報銷這麼多醫療費!多虧了健康扶貧政策,要不然這個家就垮了。”梨樹縣林海鎮村民張金偉母親感激地説。
張金偉因外傷致重度顱腦損傷、左側顳頂部硬膜外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身體多處骨折,原本就貧困的家庭付不起高額的醫藥費用。2018年11月14日,通過梨樹縣衛計局扶貧辦工作人員的多方溝通協調,梨樹縣中醫院將張金偉接到醫院進行治療,併為其成功施行顱骨缺損鈦板植入術。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梨樹縣始終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根本要素,大力實施醫療救助,織牢健康保障“兜底網”。縣內4家縣二級醫院、29家鄉鎮衛生院,全部執行貧困患者住院(特殊門診)個人承擔總費用10%和普通慢病門診個人承擔20%的兜底結算政策,確保貧困患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兜底保障待遇。截至目前,梨樹全縣貧困患者享受大病兜底保障政策430人,共計墊付7.6319萬元。
織牢健康扶貧“保障網” 讓貧困患者就醫無憂
王彥是孤家子鎮貧困戶,他與妻子都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沉重的醫療負擔曾經讓王彥一家苦不堪言。
“現在我和老伴兒享受到了貧困人口醫療救助政策,不僅藥費大幅減少,還有專家上門免費診查,及時提出治療方案,我對摘‘窮帽’有信心了。”王彥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大病和慢性病是困難群眾通往幸福之路的絆腳石,更是精準扶貧中難啃的“硬骨頭”。梨樹縣衛計局完善“一人一策”“量身定制”診療方案,組建由縣二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組成的三級巡迴醫療隊304支,150余名醫師同時入戶巡診,實現了梨樹縣21個鄉鎮、304個村的全覆蓋。
織牢靶向治療“救治網” 讓大病患者精準診療
“自從孩子得了這個病,家裏的日子就過得非常困難。納入貧困戶後,每次醫藥費都能及時報銷,孩子也看得起病、住得起院了。”林海鎮杜娜的母親激動地説。
12歲的小杜娜患有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3年前施行了骨折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半年前鋼板逐漸外露,如出現感染將威脅生命安全。梨樹縣衛計局會同梨樹縣檢察院、林海鎮政府和駐村工作隊,邀請吉大三院骨科專家與縣內骨科醫生共同會診,制定了治療方案,與病魔“賽跑”。
為方便患有重大疾病的困難群眾就近就醫、精準救治,梨樹縣開展大病集中救治行動,確定縣第一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為定點醫院,建立專項救治工作領導小組,配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為農村貧困大病患者開通綠色就醫及轉診通道。此外,還實施貧困人口在公立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政策。截至目前,梨樹全縣患有大病的貧困患者為141人,已全部接受救治。梨樹全縣貧困患者享受先診療後付費共計3418人,減免69.87萬元。
一組組暖心的數據,彰顯著梨樹縣衛生扶貧足跡:15384名貧困新農合患者在原報銷的基礎上,享受衛生扶貧政策多報銷217.27萬元;中國人保財産保險公司為250名符合政策的精準扶貧患者降低“起付線”,報銷115.63萬元;縣第一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康復科將偏癱、腦癱等23項單純性康復理療項目全部納入新農合報銷;82名貧困患者轉入吉林省心臟病醫院免費進行手術治療,享受到省級醫院的減免政策;2424名貧困患者享受“兩減免”政策,減免金額達49.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