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晚報6月13日訊(記者 于慧):隨著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大家已經越來越多的認識到垃圾分類帶來的益處。而醫療機構作為人流較密集的公共場所,每日所産生的垃圾數量更大、更集中。12日,記者就跟隨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走進醫療機構了解到,目前,長春市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2019年年底,長春市城區、開發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將達到100%。
“我們已經張貼了垃圾分類的宣傳畫引導就診的人群參與其中。”當日上午,吉大二院民康醫院門診大廳內,記者看到這裡不僅在明顯位置張貼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畫,還在垃圾投放處設置了生活垃圾分類指示牌。為擴大宣傳,醫院內的微信群也向醫護人員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同時也將此類信息轉發到患者諮詢的微信群中。目前,在吉大二院民康醫院,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我們醫院從5月份起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醫院成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和工作實施方案,逐步建立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及處理機制。”該院院長張思宏説。據張思宏介紹,隨著醫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辦公區、診室等處還專門設置了小型腳踏式分類垃圾桶,公共衛生間、洗漱間配備了大型分類垃圾桶。日常巡視時,保潔人員引導患者生活垃圾精準投放。
記者了解到,除了生活垃圾,醫療垃圾也加強了分類管理,與各類垃圾回收單位有效銜接並簽訂合同。例如,科室産生的未污染輸液瓶、包裝箱等可回收物由物資公司回收,有害垃圾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標誌清晰,單獨存放,安全轉移;食堂積極引導就餐人員文明用餐,減少廚余垃圾産生,易腐垃圾由環衛部門回收。“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逐步建立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長春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處長陳明貴説。據陳明貴介紹,長春市衛健委已經制定並印發《推進長春市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19年,各城區、開發區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將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行為習慣逐步養成。2020年,在各縣(市)區醫療機構中有計劃開展試點工作,並逐步推開,不斷擴大覆蓋面。
記者了解到,長春市各級醫療機構將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嚴格醫療廢物的源頭分類管理,嚴禁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醫療機構內産生的生活垃圾,按照“乾濕分離”原則和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求,分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同時,各城區、開發區衛健局以及各醫療機構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責任制,落實主體責任,把推進醫療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形成齊抓共管、各盡其職的工作格局。同時,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垃圾分類工作各項任務落實到責任部門、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並將此項工作納入本單位考核、考評體系。
截至6月,長春市衛健委共印製下發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海報12000余份、《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南》5000冊。年內,長春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幹部職工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要達到100%,參與率要達到100%、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要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