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6月14日訊(王影):農民有哪些養殖需求,是否有務工打算……從春天到夏天,寧江區的扶貧幹部一直奔忙在脫貧攻堅一線,他們希望通過春夏的奮鬥,和農民共贏收穫的金秋。
其實,不止這一春一夏,在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的每一個日子裏,寧江上下都懷揣責任、腳踏實地,合力助推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精準識別 明確“扶持誰”
落實脫貧攻堅工作任務,明確幫扶對像是前提和基礎。為提高脫貧攻堅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寧江區堅持區、鄉、村三級聯動,全面篩查、精準甄別。一方面,按照因病、因殘、因學、因災等致貧原因,進行細緻排查和梳理,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評議”五步法反復比對,上下核對,多次校對,確保各項數據全面、詳實、準確。另一方面,按照“八進八不進”的原則,著力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確保實現全覆蓋、無盲區。經過篩查,最終確定627戶、1586名貧困人口為精準扶貧對象,為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基礎。
合理分工 明確“誰來扶”
打贏脫貧攻堅戰,強化組織領導是保障。工作啟動之初,寧江區就成立了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委、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相關單位、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扶貧開發辦公室,統籌全區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推進會,協調、部署全區脫貧攻堅各階段工作任務。全區78個單位(部門)、1000余名幹部參與精準扶貧包保工作,形成了區、鄉、村三級聯保工作機制。
精準施策 明確“怎麼扶”
要想取得實效,找對路子是關鍵。為此,寧江區多措並舉、靶向施策,促進群眾穩定增收。注重産業扶貧。積極鼓勵各鄉鎮合作社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調動全區40多個合作社吸納貧困戶400人左右。積極鼓勵廣大貧困群眾發展庭院經濟,2018年投資30萬元為440戶有養殖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發放家禽幼雛22000隻。大力發展扶貧産業項目,利用區內棚菜種植産業優勢和齊全公司的龍頭企業政策優勢,共建設資産國有扶貧項目2類5個,一期總投資1018萬元。注重健康扶貧。籌資設立寧江健康扶貧基金,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新農合報銷範圍內的醫療費用兜底報銷保障。注重政策保障。深入實施“雨露計劃”補助工作,2018年為21名在讀中高等職業院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基本入學保障,發放補助資金6.3萬元……
隨著一項項扶貧舉措的制定出臺、隨風化雨,貧困群眾的幸福根芽已越扎越深,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