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心中有追求 腳下有力量——記白城市洮北區洮河鎮新發村駐村第一書記范國輝
吉林日報7月28日訊(記者 李抑嬙 實習生 李佳):“范書記不僅帶領我們修路、栽樹、建廁所、砌院墻,還帶來了不少致富的好項目,讓我們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在白城市洮北區洮河鎮新發村,這個讓村民交口稱讚的“范書記”就是省市場監督管理廳調研員范國輝。
當初,范國輝主動請纓來到新發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很多人不理解,問他為什麼放棄城市舒適的生活選擇到農村吃苦受累?范國輝説:“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是農村這塊黑土地養育了我,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
2016年4月,范國輝來到了新發村,踏上了脫貧攻堅的征程。駐村後,他紮實開展扶貧工作,用埋頭苦幹、勇於擔當的精神為新發村帶來了新景象。
新發村位於洮河鎮的東南部,全村總人口198戶663人,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9戶90人。多年來,村民們靠種幾畝口糧田維持生計。村內基礎建設弱、發展思路混亂、掙錢項目少,是典型的貧困村。在村民看來,脫貧致富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黨支部就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車頭。范國輝一到任,就將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精準扶貧的關鍵點。通過調研,他了解到,新發村黨支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黨組織發揮作用不明顯,黨員教育欠缺、意識不強,模範作用發揮不好。
於是,范國輝緊緊抓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契機,組織黨員開展集中學習,請黨校專家為黨員上黨課,進一步加強黨員的知識儲備,增強黨性修養,強化黨員意識。他還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為載體,組織黨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凡是村裏的集體活動和重大任務,要求黨員帶頭參加,不僅讓黨員得到了鍛鍊,還充分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
作為第一書記,范國輝深知,要想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最重要的還是大力發展産業項目。
土地是農村的基礎,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要想實現脫貧致富,必須要在土地上動腦筋、想出路。范國輝每天深入田間搞測試,分析土壤特性和當地氣候特徵。他還帶著土樣,利用去長春辦事機會找到在農業方面工作的同學幫助分析檢測土壤的各種元素含量,並向省裏專家諮詢適合新發村土地種植的農作物及經濟作物。
范國輝向省有關部門爭取來了玉米試驗田,共種植吉林農業大學玉米新品種14個及1個對比品種,現已試驗成功,並爭取到了資金支持;實現土地流轉450公頃,改變種植結構,其中種植黏玉米250公頃、水稻約200公頃;動員群眾參與庭院經濟5公頃,全部種植穀子;協調建立了玉木耳農業標準化示範園,成為帶動全村脫貧的主要産業項目。
為了改變村容村貌,范國輝積極溝通協調,爭取資金支持,為新發村修建水泥路7公里,實現了水泥路戶戶通;協調建設太陽能路燈100座,覆蓋全村;為每家房前屋後、道路兩側栽植李子樹、海棠樹等3000余棵,綠化了環境;協調資金為村民修建水衝廁所53座,向洮北區文體局協調4萬元用於購置村文化活動室及文化廣場的活動器具、設備等;協調完善了村部的辦公、就醫、學習等設施。
如今走進新發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幾個大字映入眼簾,綠樹成蔭、巷道整潔、路燈成排,筆直的水泥路、亮麗的文化墻、乾淨的庭院,村民在休閒廣場上,聽戲、健身、跳廣場舞,其樂融融,祥和安康。
范國輝所做的一切努力百姓看在眼裏,感動在心裏,當地群眾都親切地稱他為“全村人的好書記、貧困戶的好親戚”。3年來,在范國輝的不懈努力下,新發村正朝著幸福、和諧、亮麗的新農村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