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帶領百姓走向幸福之路——記白山市江源區松樹鎮湯河村駐村第一書記肖明君
吉林日報8月1日訊(記者 李抑嬙 實習生 李佳):
他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讓昔日“臟亂差”的小山村舊貌換新顏;
他著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想方設法幫助村民增收致富,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他讓農村基層黨組織重新煥發活力,曾經的“軟弱渙散村”如今朝氣蓬勃、幹群齊心,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他就是白山市江源區殘疾人聯合會辦公室主任肖明君,2017年7月被選派到江源區松樹鎮湯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兩年來,肖明君深深紮根在湯河村,克服了生活條件的困難,頂住了脫貧攻堅的壓力,贏得了黨員群眾的認可,帶領群眾走向了通往幸福的道路。
在得知被選派駐村時,他心裏曾有過一絲猶豫:大女兒即將上初中,小女兒才18個月大,正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光靠妻子來照顧,壓力很大。同時,擔任第一書記,意味著要對湯河村的300多戶村民負責,擔子不是一般的沉。但想到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這一絲猶豫很快被否決了,憑著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的初心和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他毅然選擇接受這個重任。
湯河村是全江源區最偏僻的村子之一,全村共有372戶722人。由於村裏産業發展單一,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都出去務工了,留守的多數為老人,身患大病和無勞動能力是致貧的主要原因。
在入戶的過程中,肖明君感受到了貧困村民生活的艱辛和無力增收的無奈。在綜合梳理各方面、各階層人士的意見建議後,他定下了村級集體經濟和庭院經濟“兩手抓、兩手硬”的總體思路。
他積極協調鎮政府、區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大力推進村集體項目發展,籌措資金建立榨油廠,利用村中閒置土地種植了60畝刺嫩芽,並在兩壟中間套種沙棘樹。榨油廠投産後,使村裏每年産出的60余萬斤大豆因深加工而大幅提升附加值,利潤的30%用於幫扶貧困戶;刺嫩芽項目剛剛起步,就在“第一書記代言”活動中引起了外地客商的注意,許多人致電問詢,打算建立合作關係;沙棘樹盛果期前得到了周邊加工企業的大筆訂單,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開門紅”。
肖明君還全力推進貧困戶庭院增收項目。2017年,通過協調包保部門,為每個貧困戶送去了雞雛和鵝雛,當年每戶增收近1000元。2018年,為6戶有能力開展家庭飼養的農戶每戶送去4頭豬崽,並幫助解決飼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2018年8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給湯河村帶了巨大損失。在汛情來臨之際,肖明君幾乎24小時沒“合眼”,帶領村幹部走村入戶,勸導居住在危險地帶的村民及時撤離。洪水過後,部分貧困戶的家人自發來到村部,激動地對肖明君説:“虧得肖書記提醒及時,我們早早把東西都撤走了,要不然那點家底就全‘泡湯’了。”
“兩年的扶貧工作經歷,讓我對農村有了更深的體悟。在‘第一書記’崗位上,就要苦幹實幹,真正做到為群眾辦實事、為群眾解難題、為群眾謀福利。”談起當第一書記的感受,肖明君感慨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