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以來的調度情況看,全省鄉鎮財政收入均保持了20%以上的較高增幅,實現了快速增長。”日前,遼寧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鄉鎮發展經濟社會事業的內生動力增強,鄉鎮金庫已實現全覆蓋並有效發揮作用,我省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是2018年省委、省政府實施的重大改革之一,是“重強抓”專項行動重要內容之一。2018年,遼寧省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工作督導,加大對縣鄉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全省鄉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6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3%,高於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18個百分點。
據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遼寧省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突出表現在全省鄉鎮發展經濟社會事業內生動力的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得到有效促進。
改革以來,遼寧省及各市均出臺了鄉鎮三年增量全返等激勵政策,部分有條件的地區還將激勵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5年,一些地區設立了專項獎補資金,多數地區制定了“飛地經濟”稅收返還等政策,有效激發了鄉鎮發展經濟社會事業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據初步測算,僅兌現鄉鎮新增財力全部留給鄉鎮的激勵政策部分,2018年,省財政就需返還鄉鎮一級增量收入近13億元。
隨著改革的深入,如今,遼寧省鄉鎮全部設立了金庫,鄉鎮一級在財政收支方面比以往有了更多自主權,財政資金支付風險也隨之降低。鄉鎮幹部的主要精力由過去等著撥錢幹事,轉變為主動招商引資談項目,服務企業留住項目,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在鄉鎮與村之間“誰發展誰受益”、收入增量全留或分成政策明確的前提下,村幹部請能人回鄉、企業進鄉、項目留鄉的主動性增強,利用“飛地經濟”政策吸引項目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改革,也保證了遼寧省縣鄉財政運行管理水準得到進一步提升。2018年,全省76個設鄉鎮的縣(市、區)都出臺了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文件,且大部分縣(市、區)的文件都是以黨委、政府的名義制發,此舉,有效促進了縣鄉財政管理機制的健全和完善。隨著改革的深入,鄉鎮一級得到的轉移支付補助也隨之增多,鄉鎮負擔逐步減輕。多數縣(市、區)在界定財政事權範圍和支出責任過程中,主動承擔了更大的支出比例和支出責任,鄉鎮教師人員工資等基本均由縣級財政予以保障。各地區還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對轉移支付制度進行了修改完善,加大對經濟相對落後、財政自給能力弱的鄉鎮轉移支付補助力度。
“增量返還、多幹多得、後顧無憂”的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得到廣大基層、特別是鄉鎮一級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快速增長的鄉鎮財政收入,使遼寧省鄉村振興的基礎更加堅實,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得到更為有效的實施。(記者 唐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