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愛市場捷安泊立體停車場
本組圖片李浩攝
商圈周邊,一位難求;小區停車,有家難回。停車位難題如何破解?記者連日來走訪了解到,其實市民對停車收費觀點已轉變,關鍵是有無停車場的問題。
如今,為了改善停車難題,立體停車場已在瀋陽開始興起,特別是最近兩年,瀋陽針對社會資本投資新建的立體停車場頻頻給予“照顧”。不過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由於土地成本高、回本週期長,瀋陽社會資本建設的專業停車場亟待破冰。
停車位30萬個缺口 如何解決?
據瀋陽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最新數據,2018年,瀋陽民用汽車保有量231.2萬輛,比2017年末增長10.3%;私人汽車保有量199.9萬輛,增長11.4%。如果加上過境車輛和機關車輛,截至目前,瀋陽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40萬輛,中心城區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65萬輛。
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底,瀋陽中心城區停車泊位約160萬個,預計缺口約30萬個。按長6米、寬2米計算,一個停車位需要12平方米,30萬個停車位需要佔地360萬平方米。
已是寸土寸金的瀋陽,哪兒有這麼多的地建停車場?但如果是建立體停車場,按7層計算,只需要51萬平方米。瀋陽市市轄10個區。如果10個區各建10個立體停車場,每個停車場僅需要51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7/10。
補貼力度大 立體停車場建設增多
瀋陽市機動車停放泊位缺口較大,公共停車場建設單靠政府投入,很難滿足市民需求,通過市場行為彌補停車位缺口是一個重要解決途徑。為此,瀋陽市2016年出臺了《關於鼓勵利用自有用地設置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的辦法》,明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屬於臨時停車資源,按照機械設備進行安裝管理,免予辦理建設工程規劃、用地、環評、施工等許可手續。
更為積極的是,瀋陽還對2018年7月到2020年底期間建設的公共立體停車項目進行資金補貼,每個泊位最高可補貼8000元。在政策刺激下,目前瀋陽擁有各種規模的立體停車場(庫)近百個,新增立體停車泊位近4000個。根據市城鄉建設局提供的數據,現在瀋陽公共立體停車場大概有30多個,主要分佈在大型三甲醫院、商業區(如五愛市場、太原街、西塔)和火車站(如瀋陽站西)等。比較大型的有五愛市場捷安泊立體停車場、第六人民醫院立體車庫、同澤街五洋恒信立體停車場、德寶大廈立體停車庫等。
7月3日,記者在五愛市場立體停車場看到,這裡原本只能停18輛車的面積,現在能容納70輛車。一輛車在第一層停好後,通過升降平移的方式被“吊”到了高層。這個停車場的出口處無人值守,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攝像頭和一個二維碼,攝像頭負責識別車牌,車主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輸入車牌號即可完成繳費。
投資回報期長 投入與維護成難點
“立體停車場同傳統停車場相比,車輛由機械設備自動存放,減少了車輛在車庫內的迂行。但它也存在成本控制問題。”瀋陽市汽車服務行業協會相關人士介紹説,雖然立體停車場(也就是機械式停車庫)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易於管理等優勢,但缺點是每個車位的平均建設費用較高,後期維保成本也高,對駕駛員的停車技術有要求,機械設備和控制系統存在故障風險。
目前,瀋陽立體停車場收費因地制宜,但“標準價”基本在3元/小時左右,與同地段的普通停車場一致,但其造價成本更高。據業內人士介紹,立體停車場層數越多造價越高,按單層算,單個車位造價在3萬元以上,如果是5層以上的立體車庫,單個車位造價要4萬多元,全自動化的立體停車場的總造價更是超過200萬元。以車流量較大的醫院為例,300個到500個車位的立體停車場,需要耗費資金500萬元到800萬元,按照每小時5元的收費標準,要好幾年才能收回成本。
目前,瀋陽住宅小區還未有一處建設立體停車場。事實上,瀋陽近年來部分小區也做出過修建立體停車場的嘗試,但是在排除投入因素後,來自小區業主的反對意見也不小。一些業主擔心建在家旁邊,使用時會發出噪音,也有一些業主擔心遮光等問題,最後都不了了之。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維保問題也是困擾立體停車場發展的一大難題。與普通車位相比,立體車位像電梯一樣,需要時時保養、檢修,日常的維護費用很高。一座立體停車場每年的維修材料要三四萬元;起重一台車大約需1.5度電,以每天300台車次計算,一個月大概需要一萬多元電費;其次還有停車管理人員的工資支出、消防設備等費用。
針對目前瀋陽立體停車場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相關部門正在制定更積極有效的政策。市城鄉建設局交通建設管理處副處長謝宇告訴記者,瀋陽正加大土儲用地、小微地塊、邊角餘地、閒置用地的土地供給,增強土地調規力度。針對立體泊位無法辦理産權的問題,市城鄉建設局正協調相關單位對公共立體停車場停車泊位産權問題的論證,加快推進公共立體停車場産權辦理相關政策的出臺。
專家: 與互聯網結合是趨勢
規劃專家劉園認為,立體停車場是解決停車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未來停車場建設的發展方向。雖然它的一次性投入較大,日常需要維護管理,但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即使付出的成本高一些,也是值得的。
目前,市民對立體停車場還有一些不習慣的地方,由於設計、管理上的不成熟,造成停車、取車不便。劉園對此表示,只要加強管理,改進技術,立體車庫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而且通過“互聯網+停車”方式,將分散停車場連接起來,從而讓車主更加方便停車。
業界: 擴大收入來源
“單純靠停車費收益不高,我們希望能出臺更多扶持政策,擴大停車場收入的來源。”瀋陽一家立體停車企業的負責人説,現在國內其他城市,社會力量投資新建地上公共停車樓或地下公共停車泊位達到200個(含)以上的,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商業面積。這意味著,只要規模夠大,可加入車輛清洗、維修、美容等商業設施,增加投資者的收入。
另外,在有的城市,投資公共停車場的運營單位在取得公共停車場的所有權並報批准同意後,可將其整體轉讓或抵押(不得分割轉讓或銷售)。對於需要大投入的停車場來説,這一政策大幅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一些地段較好的車位將會受到資金的追捧。其他的一些扶持政策還包括提供財政補助和稅收優惠、停車費自主定價、可設置廣告位等,這樣既降低了投資成本,又增加了投資者的收入來源。
本組稿件由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于海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