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不是誰都能喝
涼茶是廣東、香港、澳門地區民間常用復方或單味土産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它既不涼也不是“茶”,而是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飲用,以緩解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根據功效不同,大致可分為4類:清熱解毒茶。適合內熱、火氣重的人,代表藥材有銀花、菊花、山枝子、黃岑等,適飲于春夏和秋季;解感茶。主治外感風熱、感冒和流感,代表藥材板藍根,四季都適飲;清熱潤燥茶。適合口乾、舌燥、咳嗽,適飲于秋季,代表藥材有沙參、玉竹、龍梨葉、冬麥、雪耳等;清熱化濕茶。主要針對濕熱氣重、口氣大、面色黃赤等人群,代表藥材有銀花、菊花、棉茵陳、土伏苓等,適飲于夏季。
由於涼茶中加入了中藥材,因此也是藥的一種,配方不同,功效也不同,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濫服,更不能作為保健品長期飲用。
茶涼了最好別喝
有的人誤以為熱茶涼了就是“涼茶”。其實,茶涼了和涼茶完全不是一回事。茶涼了最好不要喝,因為茶葉中富含草酸,茶涼後草酸鹽成分增加,飲用後會形成小結石,阻塞輸尿管,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最佳的飲用方式是,先用70℃~80℃的水泡茶,待溫度降到60℃左右時再喝,不要長時間沖泡或喝隔夜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蛋白質氧化變性,有害微生物也會增多。同時建議,不論中藥還是西藥,不但不能用茶水服藥,在整個服藥期間,至少在服藥前後2小時內,都不宜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