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貸違規挪用 難堵的灰色通道

2017-06-19 10:08:33|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消費貸挪用之風愈演愈烈引發監管關注。日前大連銀監局連發10張監管罰單,其中友利銀行大連分行因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被監管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另有兩張個人罰單,也是因為“對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承擔直接責任”而被處以警告。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商業銀行消費貸款用途錯配現象嚴重,大量資金披上個人消費貸款的“外衣”暗地裏違規輸血樓市、股市,銀行業風險隱患激增。

  違規挪用屢禁不止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上述罰單只是銀行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以消費貸款為名義違規挪用資金受到監管處罰的案例並不在少數。

  今年6月,銀監會網站披露,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因“房易貸”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於借款人購房,交易背景不真實而被罰款20萬元,同時該分行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被責令處以處分。今年3月,由於“個人消費貸款資金流入股市”,郵政儲蓄銀行杭州市分行被浙江銀監局處以罰款。

  對於消費貸款被挪用的去向,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消費貸款資金主要用於消費領域,滿足借款人的日常消費需求,金額不超過30萬元。一般而言,資金流向消費領域,但也不排除資金違規進入樓市、股市和其他投資投機領域的情況。

  擔保機構藏貓膩

  近年來,以消費貸款為名義將資金違規用於炒樓、炒股的現象屢見不鮮,這背後與擔保機構暗箱操作及銀行貸前、貸中和貸後審查不嚴造成消費貸款用途錯配挪用不無關係。

  北京商報記者聯繫到一家房産仲介經理對消費貸購房情況進行諮詢,該房産人士表示,“去年房地産市場火熱,大家都在搶房,而超過90%都是貸款買房,通過個人消費貸款投資房地産的現象在去年十分普遍。不過今年很多銀行按揭貸款的錢都不夠,今年政策有所收緊,銀行放款也比較謹慎,目前很多銀行已經不做消費貸款了”。對於擔保機構暗箱操作的模式,銀行業資深人士表示,仲介機構對客戶資料進行評估後再包裝,主要是擔保公司通過受託支付的方式將消費貸款資金倒入合作的經銷商賬戶開具合規發票應對銀行審查,這種方式較為隱蔽,在後期調查中不易被發現。

  除了小型擔保公司和産地産機構聯合違規騙貸外,銀行也有貸前調查不盡責等責任,薛洪言表示,由於借款金額較小且消費場景碎片化,消費貸款發放一般採取自主支付模式,即由借款人自主進行支付,給資金流向監控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也不排除銀行內部人員聯合作案的可能。

  金融科技成監管新方向

  近年來商業銀行加強貸款資金流向管控,但頂風作案的銀行和機構仍不在少數。那麼除了重罰外,目前是否還有更好的監管方式呢?

  薛洪言表示,“受託支付是解決貸款資金違規使用的根本性手段,不過受託支付的靈活性差,與消費金融的碎片化場景和高頻需求有內在衝突,因而在消費金融領域,受託支付並不適用,一般通過加強貸後管理、行業自律和監管檢查等方式予以規範。未來,隨著監管科技的發展,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監控資金流向有望成為新的監管創新方向”。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於消費貸款違規使用屢禁不止的現象,事後監督比較關鍵,調查消費貸款後6個月內是否發生了其他關聯的貸款,同時要讓其簽訂未來6個月不購房的協議,目前都是事前監督,對事後監督反饋調查較少,相應的信貸部門後續應在貸款後一段時間進行一個彙報監督,這樣後續若查到有房貸辦理,就可以把此類仲介和購房者納入到黑名單中。(記者 崔啟斌 王晗)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