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銀行業發力財資管理

2017-11-28 09:13:53|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作為連接實體企業和銀行業金融服務的業態,財資管理在金融業“脫虛向實”攻堅戰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銀行業作為金融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對財資管理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1月22日,在 2017年中國財資年會上,來自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機構的資深人士與專家學者一道,圍繞“提升中國財資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準”這一主題,從金融科技前沿發展、金融業態發展以及全球化佈局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銀行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水準的理解和實踐經驗。相關專家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正日益成熟,開始應用於金融服務領域,嘗試解決金融與實體經濟對接之間的安全與信任問題。這意味著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金融和實體經濟一起融合發展,服務能力和水準邁向新臺階的全新時代即將到來。

  金融科技再成關鍵詞

  近年來,科技浪潮對於金融行業的改變已經是一個眾所週知的事實。今年,科技金融的趨勢則更加醒目。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設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明確了金融科技的地位及其在驅動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分別與百度、阿裏、騰訊、京東、蘇寧五大互聯網公司達成合作,顯示了銀行業對於科技金融領域的充分重視和迅速跟進。

  據工商銀行結算與現金管理部副總經理翁偉勇介紹,目前,工行在科技創新實踐領域已經開發了包括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互聯網金融、區塊鏈與生物識別、主機開放平臺系統在內的“七大創新實驗室”。這些科技工具已經運用到了工行的業務場景中。在與貴州省政府合作的扶貧項目中,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實現了脫貧工作的精準與科學、扶貧資金管理的高效與透明,解決了過去依靠傳統手段難以控制的問題。

  對於銀行業而言,金融科技的作用舉足輕重。西湖財資金融研究院理事長阮光立認為,銀行業在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與能力的過程中,不管是解決企業面臨痛點、難點時的創新力,還是提供個性化服務、進行大數據挖掘的能力,都離不開科技的幫助。具體到財資的場景而言,金融科技同樣舉足輕重。

  財資中國總裁包恩偉則把財資業理解為財務、金融與科技的三維認知框架、知識圖譜及智慧服務。在他看來,數據成了未來最重要的生産資料,演算法成了未來最重要的流水線,財資大數據將越來越重要。

  對於金融科技給銀行業帶來的改變,薔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治洪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概括:“一是加劇了金融服務的平臺化和場景化,銀行在通過平臺提高服務的同時,可以通過場景獲得更多數據,為業務開展及精準行銷奠定基石;二是輔助了銀行業風控;三是改變了銀行業的金融供給模式。”

  平臺模式催生交易金融

  林治洪把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基於企業平臺、電商平臺、産業鏈平臺、互聯網平臺和金融服務平臺之間的深度合作稱之為交易金融。“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動製造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和服務化的平臺模式轉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不久的將來,平臺與用戶、企業與銀行、産業與金融之間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將不再分散。”林治洪表示,“金融科技公司、銀行與企業三者的合作,可以打造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為用戶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交易處理、在線融資、産業鏈金融等全流程、全方位的數字化金融服務。”

  林治洪把交易金融定義為交易性、平臺化、輕資産的新金融服務。借助金融科技的支撐,交易金融能夠聚集大量交易數據、業務數據等,並産生乘數效應,構建新型産融結合、用戶價值導向的服務體系。由此催生而出的交易銀行服務要適應技術和社會變革趨勢,以更先進的理念、技術和方式,滿足社會交易的新要求,實現“客戶在哪交易,銀行就應該在哪服務;客戶怎樣交易,銀行就應該怎樣服務”的精準服務目標。其中,“生態金融”就是銀行適應社會交易形態變化而産生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

  中信銀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王鵬虎表示,中信銀行倡導的“生態金融”是以交易銀行為基礎,引入共享思維、平臺思維、場景思維和數據思維,通過資源跨界整合以及線上化平臺,實現高效的資金結算、融資等交易銀行服務,聚合併有效配置各類生態要素,提升金融效能。同時,還應該用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價值觀來承載它,並與包容經濟、共享經濟、普惠經濟形成協同、關聯。

  全球化時代積極“走出去”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表現持續好于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連續4次上調了對我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同時,“一帶一路”倡議對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以及我國自貿試驗區佈局的推進,都助推著國際金融實踐的開展。銀行業也抓住了中國財資管理步入全球化時代的契機,積極開展國際化佈局。

  據翁偉勇介紹,工行目前已經打造了“總行—區域中心—分行”三級聯動的全球財資管理系統,可以不間斷地為全球各地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財資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科技金融的賦能也提供著必要的保障。隨著中國銀行業的實力日益被國際知曉和認可,中國銀行業“走出去”為全球提供金融服務也越來越容易。“客戶會主動來找我們,不需要像過去一樣,主要靠銀行自己去談。” 翁偉勇表示,人民幣特色服務和全球綜合服務,是目前工行在跨國金融實踐中推出的最主要的金融服務類型。(見習記者 陸宇航)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