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請買家增強“主動確認”意識

2020-10-26 10:17:10|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韓東林

  近日,17個義烏小商家協會聯合面向全球買家發出一封倡議書,呼籲買家能夠主動確認收貨,從而縮短賬期、早點回款。從“系統默認收貨”到“主動確認收貨”,輕輕一點,就能延長小店的“生命線”。

  確認收貨是電商購銷操作中信用設計的一個環節,基於買家和賣家對陌生交易的不信任感,買家希望先拿貨再付款,賣家希望先收款再發貨,在網絡交易中,需要第三方平臺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買家付款的款項先到達第三方平臺賬戶,提醒賣家發貨,買家收到貨後,第三方平臺會將貨款打給賣家。這類似于國際貿易中信用證的做法。一般説來,平臺回款期長、旺季補充庫存、倉儲和物流費用是賣家資金緊張的幾大因素,賣家往往希望回款期越短越好。

  那麼,買家該不該主動確認收貨?對消費者來説,主動確認收貨是情分,沒有主動確認收貨也並不違法。

  在當前中小企業還未完全擺脫疫情困境之際,買家收貨後主動確認有利於企業快速回款。有消費者擔心,有時候商品拿到手沒問題,但確認收貨一兩天后東西就壞了,給退貨帶來困難。其實,這大可不必。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已經確認收貨但在收貨後7天內的,可以退貨退款。當然,如果商品是非7天無理由退換商品,則需要與賣家協商後才可以退貨退款。

  所以,消費者可以主動確認收貨,但是商家更要主動確認責任。從賣方角度看,在聯合發出倡議書呼籲各位買家能夠主動確認收貨的同時,也不妨聯合發出承諾書,主動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可對主動確認收貨的買家給予相應積分獎勵。

  同時,平臺也應有所作為。今年3月份,為減輕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小商家資金週轉壓力,支付寶和網商銀行為小商家免費墊資數百億元,使其一發貨就能收到貨款。這就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如果更多的平臺能這樣做,中小商家必然有更多獲得感。

  進一步説,解決中小企業困難,政府更要有保市場主體的“主動確認”意識。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助企紓困。二季度GDP由負轉正,與這一系列政策舉措密不可分。從國務院14個督查組奔赴各地開展實地督查情況來看,很多地方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強金融支持力度,滋潤實體經濟。但也有少數地方“主動確認”責任的意識不足。比如,仍然有一些供電主體未落實國家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且存在加價收費等問題,導致部分工商業終端用戶未享受電價紅利,用電成本沒有明顯降低,這些做法都亟待糾正。(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