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下一步:挺進農村
烏鎮峰會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分論壇,成為12月16日下午會場上最引人注目的議題之一,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廣普惠金融,成為熱議的焦點。
不久前,河北清河縣農民馬玉明通過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網商銀行貸到一筆8萬元的“旺農貸”貸款,他用這筆錢買了一輛拖拉機,靠它僅用20天就有了7.5萬元的收入。但在廣闊的農村地區,想要通過傳統金融機構貸款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普惠金融的觸角還遠未達到惠及城鄉。
“互聯網正在讓普惠金融迎來黃金時代。”螞蟻金服CEO彭蕾在會上稱,農民因缺少信用積累想獲得金融服務是非常難的,傳統的金融服務也無法觸及偏遠的山村,而互聯網技術正在改變這一切,通過互聯網方式建立新的風險甄別體系,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快速有效地服務小微企業、中低收入群體以及農村用戶。
結合近期互聯網金融公司與諸如郵政儲蓄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背景,互聯網技術正在借助各種第三方力量下沉服務渠道,讓社會上的各種小角色變成金融服務對象。
多元化信用積累
由於銀行的利潤模式(賺取存貸款差價)所決定,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向來“嫌貧愛富”,青睞大企業大客戶。由於缺乏信用積累,像大學生、農民工、個體戶等很難獲得銀行貸款。16日烏鎮峰會上分享的一個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整個發展中國家僅40%的家庭進行儲蓄,有借貸需求的人中僅有21%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其他是通過民間借貸或者地下錢莊完成資金需求。
擺在傳統金融機構面前的一個難題是,在貸款前對一個人的信用狀況進行風險控制是一項耗費成本的工作,同樣是做一次風控,貸款給中小散戶從利潤上來説並不划算。但互聯網技術的介入,正在大幅度降低金融機構的風控成本,這就是大數據在發揮價值。
永安保險副總裁顧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舉例説,作為一家中型保險公司,永安保險有數百萬用戶數據,阿裏係有數千萬車主(只要在淘係平臺上購買過與車相關的商品的即可被默認為車主),雙方的數據産生交集,利用阿裏和其他社會化互聯網公司對用戶進行畫像(比如通過社交軟體聊天時間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夜貓子,再判斷其開車是否靠譜;支付寶和手機號綁定時間越長,其車輛出險率可能越低等),可以建立傳統保險業精算定價中沒有的模型演算法,從而提高風控效率。
在今年6月網商銀行成立時,彭蕾稱,其考核目標不是資産規模、利潤率等指標,而是所服務的中小企業數量。
網商銀行在對外提供貸款時,信用數據是重要的風控參考依據。用戶在使用支付寶、招財寶等産品進行支付和理財時,會沉澱大量數據,芝麻信用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收集、分析用戶在其他維度的大數據建立一套信用模型,為用戶畫像,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金融服務的“惠”。
此外,互聯網技術也在幫助銀行節省各項成本,也這成為普惠金融的推進助力。拿賬戶管理來説,國內大型商業銀行一個賬戶一年的IT成本大概是50元,小銀行大概為80元到100元之間,而依靠雲計算平臺,這方面的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以下甚至更低。
農村成為普惠金融未來方向
作為傳統金融機構覆蓋無力的廣大農村市場,正是互聯網金融下一步進軍的方向。在烏鎮峰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賴智明説,互聯網金融會通過移動化、産品化的方式來達到普惠金融。諸如物理和時空的限制、用戶和金融服務之間的鴻溝、偏遠地區沒有ATM等這些問題,都將通過用戶手上的移動終端,以場景化的手段解決,降低用戶獲取金融服務的門檻。
“農村金融市場怎麼做,對網商銀行來説確實是個挑戰。”對此,網商銀行行長俞勝法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會和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機構一起開拓農村市場,同時與農業生産資料銷售商、農資産品供應商等積累了一定的農戶數據的機構合作,探索信用放貸,而不會像傳統信用社那樣派人去農戶家挨家挨戶地溝通。
在和深入農村的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中,全國覆蓋面最廣的郵政儲蓄銀行是一個重要角色。就在本月初,螞蟻金服宣佈將投資入股郵儲銀行,雙方將利用在技術、渠道、用戶群、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強互補性一起開拓金融下鄉。此外,中國郵政擁有任何一家快遞公司不具備的基層網點觸達能力,這也將和正在實施電商渠道下沉、進軍農村市場的村淘計劃形成協同。
事實上,入股郵儲銀行是螞蟻金服“互聯網推進器”計劃的一部分,這項推出兩個月的計劃目標在未來5年內助力超過1000家傳統金融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升級,螞蟻輸出的是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等資源。
目前,螞蟻金服聯合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了超過6000萬農村用戶;網商銀行在成立半年時間服務了68萬家農村小微企業,其為農村用戶專設的互聯網純信用貸款“旺農貸”已經覆蓋全國17個省市區65個縣的近1000個村莊。
彭蕾在烏鎮峰會上稱,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對於普惠金融而言可以更好地讓金融回歸到它的初心,所有重要的金融産品最初設立時不完全是為了盈利,而帶有扶微濟困的意味,幫助小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分享這塊金融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