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貼標簽的偽互聯網金融:終究還是狼外婆

2016-04-26 09:30:55|來源:新浪科技|編輯:許煬

  以涉及18萬投資人和500多億元資金的e租寶事件為開端,自2015年年底,大大集團、快鹿係、中晉係等互聯網金融平臺接連出現問題。

  “各部門單獨排查之後,一場更大範圍、更大規模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風暴即將到來。預計5月中旬整治文件出臺後,各地將陸續啟動整治活動。”一參與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活動的監管部門知情人士如是説。

  監管風暴來襲,一批互聯網金融公司如坐針氈,大家都在思忖公司未來的命運。有些公司開始病急亂投醫,Fintech(科技金融)的概念逐漸被視為救命稻草。一些互聯網金融公司在舉行發佈會時,也都非常努力地為自己貼上“Fintech”的標簽。

  或許正因行業亂象,才會有公司想到要重新找一個概念,以“撇清”和那些出事行業領域的關係,這樣一來,Fintech順理成章“蹦出來”。儘管國內某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已經披上了Fintech的外衣,但是狼外婆終究是狼外婆……

  Fintech與互聯網金融有何不同?

  “國外幾乎沒有‘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大家説的都是‘Fintech’。”在華爾街從事多年金融工作的James告訴新浪科技,金融科技主要指互聯網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開展的金融服務,使得原本的服務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James表示,目前國內一直説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其實是我們中國人提出的。

  百度百科給互聯網金融下了這樣的定義:互聯網金融(ITFIN)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仲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單從文字上來看,Fintech與互聯網金融二者並無太大區別。

  在好貸網CEO李明順看來,行業裏那些亂貼標簽的現象是一種極度投機的表現,什麼概念火就有什麼,什麼名字看上去麻煩了就馬上轉身了,這些更能看出來哪些是偽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確實重要,但互聯網金融更重要”!

  華爾街為何不擔心Fintech?

  “美國的金融供給還是比較充分的,那些沒有被銀行服務覆蓋到的市場縫隙,幾乎被Fintech所彌合。” James對新浪科技表示。

  在美國,金融科技的發展主要依託于兩大陣營:一是Paypal、Lending Club、On Deck、MCX等互聯網科技公司;二是傳統銀行部門,他們在內部開展互聯網新技術創新,或與金融科技公司展開闔作,再不然就直接投資了。

  美國的金融監管框架是矩陣式的,除聯邦政府監管外,還有州政府的區域監管。具體到部門,不僅有OCC(貨幣監理署)、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SEC(證券交易委員會)這些傳統的功能監管機構,還有新成立的FSPB(金融服務專業委員會)等消費者保護部門來保障Fintech沒有太多套利空間。

  但反觀國內市場,金融抑制帶來的是普惠金融供給不足;再者就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在現有的監管的環境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套利。這就決定了國內的互聯網金融很難貼上美國Fintech的標簽。

  目前國內提金融科技的公司大概有兩類:一類是P2P公司,另一類是BAT、京東等老牌科技公司。

  由螞蟻金服、騰訊、平安集團發起設立的眾安保險,在畢馬威發佈的《2015全球金融科技百強》中排名首位,可以算是金融科技的“正規軍”。但是更多的公司只是在“喊口號”,那些通過大數據提供金融服務的概念早就老掉牙了,現在再來貼Fintech的標簽貌似晚了些。

  互聯網金融的“舊賬”該算了

  提及互聯網金融,絕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P2P。然而,由於缺乏監管,P2P深陷 “跑路潮”、“離職潮”等問題。據網貸之家的數據,截止到今年3月份,國內累計成立的P2P網貸平臺已達3984家,已有1523家公司出現倒閉或者跑路,問題平臺佔比高達38%。

  近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這是自2015年7月央行聯合10部委出臺指導意見以來,首次展開全國範圍內的監管行動。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風暴來臨後,優質、符合政策導向和市場定位的平臺能獲得高速成長的機會,即良幣驅逐劣幣,整個行業的環境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行業規範後正規平臺會有更大機會。

  好貸網CEO李明順對新浪科技表示:“那些提出Fintech的公司大多數無非是重新找一個概念。”他同時表示,互聯網金融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出問題的是有人冒用了這個概念,以後換了新的概念還是會繼續出問題。

  所以那些想靠貼標簽博眼球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好業務、老老實實服從監管。因為不管你披著多麼華麗的外衣,有問題還是會暴露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徐利)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