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3.0借勢互聯網謀變

2016-05-31 09:08:38|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從互聯網金融、新金融到如今的金融科技,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正在不斷更新升級。而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大分支領域,第三方支付在經歷了第一階段的迅猛發展之後,在行業監管規範不斷完善的第二階段,第三方支付行業又該如何謀變?第三方支付企業如何才能走得更遠?在昨日召開的“2016中國(北京)電子商務大會”之“互聯網+支付”分論壇上,多位支付界大佬為支付行業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

  在易觀智庫互聯網中心研究總監馬韜看來,原先支付行業更多是作為渠道存在,也正是因為渠道這個角色,使得支付機構掌握了更多交易數據。第三方支付新一輪的發展就是“支付+”,即支付和傳統行業結合。他解釋道,未來一定是支付深入到各個傳統行業的産業當中,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連連支付首席行銷官姚敏認為,對於“支付+”,這個加號是非常豐富的,作為支付企業要根據市場發展找到一個結合點,提供更好的支付産品,並且支付安全是最重要的考慮維度。

  而對於支付行業的發展,北京豐瑞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紫建認為,今天的支付行業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是現金支付,第二代是刷卡,過渡到今天就是“互聯網+支付”,在新技術、新場景的基礎上,也將衍生出更多新的模式。上個月14部委聯名簽署文件,對於很多支付服務商,今年是很艱難的轉型之年,但是如果基於新技術之上的場景可以拓展很多業務,在今年也可以輕鬆轉型。比如通過交易數據做放貸業務,加進信貸模型做專業化批發市場等。此外,消費金融也可以很迅速地嫁接到新的場景之中。

  而事實上,目前各類支付企業對於場景的爭奪也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每逢“雙11”、“雙12”、春節各個消費節點,第三方支付企業都會掀起紅包大戰,大打補貼牌,但是這樣的補貼方式到底在支付發展的新階段還能否成行?在馬韜看來,支付企業燒錢補貼,主要是為了獲客和維護客戶黏性。在新的場景之下,對於支付廠商來講,在總的用戶和黏性達到一定程度時,這種補貼手段將會逐漸減少。對於支付商戶來講,這樣的補貼能帶來流量,在未來會有一個常態化的方式去進行。

  而作為企業方,海航雲商支付業務BG總裁何新勇表示,同一個工具在不同市場階段發揮的作用不同。對於海航這樣的企業,怎麼深挖物流行業,面對大型的物流公司,怎樣解決在加油、路上的繳費還有消費等範圍的需求,真正打造面向他們的支付産品是主要的發力點。並且將針對跨境電商進出口兩端痛點推出支付産品。

  伴隨著央行調整銀行卡收單的費率,支付企業也面臨著在費率價格戰中如何盈利的問題。支付寶商戶事業部副總經理袁美美講到,支付寶在3、4月的時候,針對中小商戶也做了一次費率的補調。所以整體上費率應該基於商戶的需要、市場的需求和支付公司動態調整的結果。馬韜表示,費率調整以後,商戶的稅費減少了30%-50%,這樣降低了支付廠商的利潤,所以價格戰的狀態不會持續太遠。新階段下,支付市場會有新的盤整,單純以佣金為生存模式的支付廠商,未來不具備太大的空間,而基於支付數據,為商戶和企業提供 “用戶+管理”等增值服務的廠商,用戶黏性更強,在未來才會有更進一步的競爭力。(北京商報記者 劉雙霞)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