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支付新規,第三方支付安全了嗎?

2016-06-12 15:02:43|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許煬

網絡支付新規,第三方支付安全了嗎?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支付如火如荼。因為便捷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第三方支付,而最方便的也是最有危險的,隨之而來的網絡支付隱患此起彼伏。為響應監管部門實名認證新規,支付寶宣佈“自7月1日起,沒有綁定中國內地銀行卡的用戶將不能在支付寶賬戶中存錢,也不能使用賬戶中的餘額”。同時,微信支付方面也稱,7月1日後,如果仍不實名,那麼通過微信收錢、使用零錢發紅包等功能可能會受到限制。實名制支付正式實施,第三方支付保衛戰也正式打響。

  自去年《非銀行網絡支付管理辦法》出臺,各個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已經開展支付實名認證工作。其實早在4月份,微信就已經發佈了實名認證的相關公告,但是就相關數據統計得知,截至去年年底,網絡支付實名賬戶比例僅為51.07%。

  實名制支付正式實施真的會讓支付變得安全嗎?

  支付新規,利弊兩分

  隨著網絡支付行為越來越受到民眾的喜歡,網絡支付方式也開始此起彼伏的成長起來。支付方式不斷創新,相伴的是網絡支付的犯罪、詐騙也不斷激增。很多犯罪分子通過木馬病毒、電信詐騙等各種方式竊取個人金融信息並實施詐騙。於是去年12月,央行出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支付機構為客戶開立支付賬戶的,應當對客戶實行實名制管理。2016年7月1日起,該《辦法》將正式施行。

  對此,支付寶方面表示,對於相應管理辦法的解釋就是個人身份信息完善程度越高,能夠享受到的服務就越全面,通過支付寶賬戶餘額進行付款的額度也會越高。

  而微信方面也表示,騰訊會引導用戶進行實名制認證,新規實施之後,如果用戶堅決不實名認證,支付會根據用戶使用的額度不同而受到限制。就此看來,第三方支付中佔主導者的支付寶和微信也積極引導支付新規。

  但從目前來看,第三方支付實名制認證的情況並不是特別樂觀,在7月1日即將加大力度實施的支付新規到來之際,很多用戶質疑,實名制真的能夠保障支付的安全問題嗎?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助理所長、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對筆者表示,實名制有利有弊。第三方支付實名制好處是肯定更加有利於安全。與此同時,部分習慣於非實名的消費者可能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強弱實名對應不同功能,但這也是改革過渡期合理的現象。同時,將來需要在實名制的配套軟規則和硬體設施方面持續完善。

  儘管如此,最近狡猾的騙子依然趁機冒充官方支付平臺,向用戶發送詐騙信息,很多用戶因此上當,將自己的支付信息一併告知騙子,導致財産資金的流失。

  因此很多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完善認證信息對支付用戶來説有不少好處,防止了許多不法犯罪分子竊取真實信息,但是依然要加強網絡監管,打擊違法犯罪、詐騙的行為。畢竟實名制支付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還要多手段並用,才能真正保障支付環境更為安全、便捷。

  網絡支付,仍需謹慎

  近幾年,作為新興行業,第三方支付已然成為一種互聯網金融的形態,並且得到人們的認可,但網絡環境的不可控,支付的不透明性等都讓第三方支付面臨極大的風險。

  關於支付體系風險,楊濤表示:現在缺乏有效的量化分析模式,也沒有可持續的、透明的評價機制,進而使得各方經常陷入定性評價的“非此即彼”的思路,甚至情緒化的極端,誰也難以説服誰。

  主要的風險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部分支付機構風險意識薄弱,存在較多安全漏洞,給了違法分子可乘之機。二是部分支付機構普遍缺乏保護用戶權益的有效機制,導致維權存在投訴難、報案難、取證難。而且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承諾的先行賠付,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落實。三是賬戶實名制方面不夠重視,欠賬較多。除此之外還有支付機構還存在挪用客戶資金的不良行為。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