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眾籌如何不“眾愁” 首選還款能力強的平臺
繼《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通過朋友圈眾籌讓投資人獲利高達400%後,影視眾籌也慢慢成為消費者熱捧的投資項目。但同時,也有明星雲集的電影《葉問3》因票房造假等一系列問題,陷入眾籌兌付危機中。即使是涉足影視眾籌的百度、阿裡巴巴等,也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成功。眾籌作為一種有風險的投資,消費者該如何規避高風險進行投資呢?
40家平臺扎堆影視眾籌
影視眾籌,一般為投資者通過投資一部影視作品,獲得一種較為穩定的收益,收益率與影片票房呈正相關。同時,投資者有機會參與該影視作品的相關活動,獲取影視周邊産品。
對於電影産業投資人而言,影視眾籌可以説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既可以籌集到大量資金,又可以獲得粉絲口碑、電影票的預售發行、IP授權等額外利潤。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影視眾籌已經成為一種商業運作模式,結合製作、行銷、發行等一體化,聚集資金又分散風險。尤其對於電影新人、小眾電影,在能夠提供融資渠道的同時,還能擴大影片宣傳效應、增加潛在消費者、預估票房效果、豐富電影市場等。
而對於大眾投資者來説,影視眾籌則是一種低門檻、投資小、較便捷的投資方式。除了資金回報,還有很多附加價值,包括提前觀影、與明星互動以及給自己冠名“電影投資人”的稱號。
零壹研究院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我國影視眾籌平臺至少有46家,其中9家已經轉型、停業或倒閉。從影視眾籌具體投資項目看,眾籌平臺或産品最主要的投資方向是微電影與院線電影。從收益類型看,影視眾籌的主要回報方式有四種,包括電影周邊等實物、固定收益、浮動收益,以及演出機會、廣告植入權利等其他權益,以實物或浮動收益的平臺居多。實際上,作為一個高風險的金融産品,影視眾籌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
票房不可控導致風險增加
一般而言,眾籌若錢沒有在約定時間籌滿,眾籌計劃就會終止,錢會返還給投資人。若籌錢後,因項目風險原因導致失敗,由於眾籌類似于風險投資 ,錢無法返還。而影視眾籌失敗的案例並不在少數,以電影投資方快鹿集團與蘇寧眾籌的《葉問3》眾籌産品來看,項目1000元起投,參與眾籌的影迷將獲得主演簽名海報、電影票、首映禮門票等禮品,同時獲得8%的預期年化固定收益+票房浮動收益,票房超過5億元即有浮動收益,突破10億元年化預期收益將為11%。
但最終因該影片票房造假,影視眾籌也不斷被媒體曝光,除了蘇寧眾籌的風控體系出現了一定問題,沒有在籌前處理好項目方存在的問題外,快鹿集團18個平臺融資、關聯交易等行為也涉及重復抵押、償債壓力大等問題,蘊含著巨大的風險。
除了資金鏈運作不規範,眾籌對象風險高也是一大問題。百度旗下百發有戲則首發慘重,其推出的《黃金時代》最終推出的産品預期年化收益最低為8%,最高年化收益達16%。動用了大數據預測票房的百度方面也曾表示,該片票房預計為2億-2.3億元,但《黃金時代》最終僅收穫5000萬元票房。此外,阿裡巴巴旗下“娛樂寶”推出《魁拔Ⅲ》也未達預期票房收益。
影視製作本身屬於長週期、高風險項目,票房不可確定性強,受檔期、市場偏好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這也導致作為眾籌産品,投資人回報也存在風險。在票房和收益率波動較大的影響之下,有數據顯示,影視眾籌平臺項目有三成左右的失敗率。
“目前國內影視眾籌仍處於起步階段,項目品質參差不齊,許多項目不具備投資價值。而且,目前眾籌模式的風險基本無法評估,製作成本、發行成本、預期票房、版權能賣多少等具體內容,其實都尚未透明化。”資深業內人士張女士表示。多數投資者對於眾籌項目本身的品質、項目方進行眾籌的目的,甚至眾籌資金的運作以及去向卻不去關注。
首選還款能力強的平臺
以每年大概有3000部左右電影項目立項為例,資金早在項目初期就已經需要進入了,每年能上院線的國産電影也就200部左右,為1/15的比例,而其中能夠盈利的更是少數,萬中選一的比例,因此影視眾籌的風險非常大。
而且,影視眾籌中不排除某些非法集資的可能,所以對於大眾投資者而言,首先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投資平臺無疑是非常關鍵的。能夠承擔項目成立、跳票、産品品質等風險的平臺才是比較可靠的,相對較大的、更標準的投資平臺更能承受投資風險,類似娛樂寶、京東眾籌、百發有戲等以及相對更安全的保本産品。
目前國內針對眾籌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如果選擇在影視眾籌進行投資,對於電影行業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影視眾籌與影片票房直接掛鉤,所以投資人要對影視産品以及影視行業有所認知。首先保證項目的真實性,可以核實影片的投資方、製作方、發行方,以及公司之前影視作品的票房表現力、盈利能力等。同時,電影內容介紹、影片主演、上映檔期、有無同類影片競爭、預期票房等都可以作為參考,更利於做出對電影價值的判定。
影視眾籌的一大問題是上線時間不確定,所以投資人要不斷了解項目的進展,本該于2013年上線的《大魚海棠》眾籌項目,因為主創團隊屢次跳票,電影檔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年7月才定檔,引發不少投資人的不滿。
其實關鍵的是,投資者不要帶著“賭徒”的心理來做投資,眾籌實際上不過是電影融資和行銷的工具,所以,既做投資者又做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