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需過徵信風控關
數字普惠金融在提升金融可獲得性,降低服務成本的同時,為各階層和群體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但是,驅動數字普惠金融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加強徵信體系建設,建立信息安全長效機制,實現創新和風控的平衡
“數字普惠金融”近來成為熱門詞彙。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日前表示,包括《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在內的3個關於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將提交G20峰會討論,通過後將成為全球普惠金融發展的指引性文件。
據了解,數字普惠金融是以數字化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務,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移動互聯等數字技術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促進了信息共享,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務的門檻,有效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
“傳統金融機構因調查成本高、服務難度大等原因,很難為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百融金服CEO張韶峰説,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通過對客戶的社交數據、過往交易記錄和使用行為等數據綜合分析作出信用評估與判斷,使為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成為可能。
日前發佈的《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和探索》顯示,數字技術在探索普惠金融的實踐中發揮了現有金融難以替代的作用。目前,基於數字技術從事普惠金融業務的新興互聯網金融機構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網貸平臺、數字化徵信組織等。
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結合後提升了金融的可獲得性,降低了服務成本,可提供便捷、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比如,2015年下半年開始,各商業銀行陸續宣佈網銀轉賬免費,銀聯和銀行合作推動的“雲閃付”近場支付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還減少了信息不對稱,有助於解決普惠金融實踐中的風控難題。
張韶峰説:“好的風控不只是幫助金融機構‘找到壞人’,更重要的是‘找到好人’,‘找到好人’才能給金融機構帶來收入,大數據風控提供了可能。”
數字化徵信初具規模
信用體系建設的滯後制約著普惠金融的發展。
“我國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是徵信體系的建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説,目前在徵信體系方面有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市場化的徵信機構依託客戶的金融交易、社交、行為等方面的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構建徵信數據系統。
張韶峰認為,我國現行的以央行為主導的徵信系統在數據覆蓋面上尚不能完全滿足普惠金融迅速發展的需求,大數據信息服務提供商可成為央行徵信系統的補充。
2015年初,央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引導個人徵信業務的開展。業內人士表示,數字化徵信能夠對被徵信對象刻畫“全息”畫像,從而使金融服務覆蓋更多用戶和人群。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36家社會徵信機構。從機構上看,數字化徵信已初具規模,但尚未形成質的飛躍。在個人徵信市場,只有不多的幾家機構能夠出具上億個人信用報告,企業徵信市場還沒有廣為人知的徵信機構。
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提高,互聯網活動會沉澱巨量且多維的非結構化數據,成為徵信的主要數據來源。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徵信機構唯有掌握足夠全面的信息,且具有較強的數字技術運用能力,才能更為準確地刻畫徵信對象的信用情況。數字徵信領域還需建立共享機制。
合規前提下強化安全
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在提供便利金融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風險挑戰。
“基於大數據技術,金融交易、社交、行為等方面的數據越來越凸顯其價值,但隨之也帶來隱私的保護和信息安全等問題。”貝多廣説。業內專家表示,數字普惠金融對監管的挑戰在於如何保持創新和風控的平衡。
如何建立信息安全長效機制,尤其要確保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在業務、技術和內控等環節形成有效聯動,是數字普惠金融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內容。
“數字普惠金融還是金融,金融合規所需要的身份認證、反洗錢、信息披露以及風控流程等都不能少,建議在科學監管的前提下,鼓勵有益創新和有序競爭。”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説,同時,把數字普惠金融做好還需要足夠的技術能力支持和場景依託。“不能與生活場景很好地結合,就不可能有效地觸達用戶、甄別風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説,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具有不確定性,使得監管前瞻性較差,需引進國際先進監管理念,利用新技術提高監管的效果和適應性,並加強金融從業人員與監管部門的溝通與互動,建立適應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監管體系。
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説,建議在堅持原則監管和底線監管的同時,採取包容監管和分級監管,利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創新監管模式,更好地促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常艷軍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