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遭遇生存危機 地方互金協會“圍剿”校園貸
瘋狂的校園貸正在遭遇全國各地監管部門的圍堵。繼重慶、廣西和深圳之後,校園貸又上了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的黑名單。昨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發了關於校園貸的“八項不得”。在分析人士看來,校園貸過度授信、超高利率以及線下代理模式等造成風險事件頻發,其準入門檻、第二還款來源確認、線下代理、違規催收等方面成為各地監管的重點。校園貸平臺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面臨著不得不轉型的命運。
屢上“黑名單”
昨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向各網絡借貸信息仲介機構下發了《關於規範校園網絡借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了關於校園貸業務的“八項不得”,涉及校園貸業務的開展對象、推廣手段以及催收方式等多個方面。
《通知》要求,網貸平臺不得向未成年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提供借貸撮合服務;不得委託學生、校園工作人員、校園商戶等在學校開展推銷或代理活動;不得開展違規違法的催收行為等。
事實上,隨著校園貸引發的裸條催收、大學生跳樓等風險事件的頻發,各地加強了對校園貸的風險監測。今年8月底,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了《關於規範深圳市校園網絡借貸業務的通知》,其中要求各企業必須審查學生借款用途,學生貸款不得用於消費,對企業的存量業務給予3個月整改期。
除了各地的互金協會,金融監管部門也有所行動。今年8月末,廣西銀監局聯合當地金融辦等成立工作組,開展全區校園網貸排查及風險防範工作,並表示將根據排查結果進一步推出校園網貸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和措施。早在8月中旬,重慶金融辦和教委聯合發佈《校園貸八項負面清單》,包括不得僅憑學生身份證、學生證等低門檻方式發放貸款,不得以手續費、滯納金等各種名義變相發放高利貸等。
對於各地的監管舉措,網貸之家首席分析師馬駿表示,目前各地的態度不一。有些地方只是強調要重點關注,防止發生風險事件,並沒有叫停。而各地的互金協會沒有監管權限,也只是為會員提供一些自律建議。
線下代理、違規催收成監管重點
從各地已有的規範條例來看,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目前校園貸的監管政策集中于準入門檻、第二還款來源確認、線下代理、違規催收等方面,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限制校園貸業務的發展,從根本上保障大學生群體的利益。
事實上,校園貸監管的側重點跟其業務屬性以及易出現的風險點有關。薛洪言表示,校園貸産品本身存在高利貸、暴力催收的嫌疑,已經引起了廣泛的爭議。舉例來講,一些小的校園信貸平臺,利息按日計取,一般在0.1%-0.2%之間,等額本息下年化利率高達70%以上,且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5%的校園分期平臺逾期日費率為1%,最高的日費率達到了3%,涉嫌高利貸。高利率和高不良,又成為非法催收和暴力催收的溫床,致使校園貸市場負面新聞不斷。
除了裸條催收,因學生過度借貸陷入個人徵信危機甚至跳樓自殺的負面新聞不在少數。薛洪言分析,大學生群體自製力較差,受借錢消費的誘惑和平臺業務員的鼓動,很容易過度借貸,從經驗上判斷,借款人一旦陷入過度借貸,其還款能力會大幅降低,風險急劇提升。
校園貸平臺遭遇生存危機
8月24日,銀監會也強調,目前對校園網貸採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並要求暫停涉及到暴力催收、發放高利貸等違法違規業務。馬駿指出,雖然目前關於校園貸並沒有真正的監管條例,但並不排除以後下發的可能。
在監管重壓下,校園貸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包括趣分期在內的一些校園借貸平臺已經宣佈退出該業務。對此,薛洪言認為,對絕大多數平臺而言,當務之急是加快業務轉型,大力發展白領市場或藍領市場,逐步降低對校園市場業務的依賴。他解釋,校園貸的快速發展與線下代理推廣、低申請門檻等有著密切關係,目前這些手段均被禁止,校園貸的市場空間大大縮減,或者説基本上很難開展。但這並不代表校園市場沒有業務空間,理論上,平臺依舊可以借助龐大的學生客戶資源開展非授信業務,只是其業務空間和盈利能力相對信貸業務要差很多。
不得不指出的是,校園貸的監管也面臨一些問題。馬駿表示,對於校園貸並沒有真正的監管,目前也沒有明令禁止的條例。如果市場需要校園貸的存在,監管層也會考慮是否該一刀切,或讓其繼續存在,採用更加強效的信息披露方式開展。
薛洪言也認為,目前校園貸監管政策的發佈主體以地方性互金協會為主,政策宣示效果已經有了,但缺乏強制約束力,同時也存在地域間政策不均衡的問題。未來政策的真正落地還需要全國性監管機構發佈統一的監管原則。(記者 崔啟斌 劉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