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權眾籌為何問題重重
《矽谷大佬》是一部揭示美國科技創業歷史的大型紀錄片。在這部紀錄片的最後,作者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這樣的科技創新體制?
這對於致力於建設科技創新大國的中國來説,的確值得深入討論。美國公司制度與中國迥然不同,美國公司制度是建立在董事會決策中心基礎上的公司制度,公司的董事會既有負責技術和市場開發的執行董事,也有不負責技術和市場開發的非執行董事;既有負責公司具體運作的非獨立董事,也有只負責公司財務監督的獨立董事。正是這種獨特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得美國企業可以在降低成本基礎之上,提高公司經營效率。這種建立在契約自由原則基礎之上的公司制度,和大陸法公司制度根本區別就在於,通過大量任意性的規範,允許公司投資者根據需要調整公司的治理結構,確定公司的經營模式。所以,美國矽谷誕生風險投資公司不令人感到奇怪,因為風險投資是美國公司制度的核心價值。互聯網絡條件下美國的風險投資者只不過是將自己投資模式通過互聯網絡無限擴大而已。
所謂“股權眾籌”實際上就是借助於互聯網絡實現公司股份發行,任何投資者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絡決定投資的企業,任何企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絡選擇自己的投資者。這是公司契約的具體表現形式,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本模式。
中國為了發展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性的中小企業,先後設立了一系列股權交易平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交易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交易平臺的經營不盡如人意,根本原因就在於,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希望通過中小企業股份交易平臺獲取更多的資金,而絕大多數投資者則希望通過參與投資中小企業,利用中小企業股份交易平臺獲得投機利潤。
公司文化的不同,決定了美國行之有效的風險投資機制,很難在中國全面複製成功。中國雖然有數以萬計的風險投資公司,但是從整體來看,一些風險投資公司在投資過程中過於相信資本的力量,沉溺于快進快出的投資模式不能自拔,結果導致許多中小企業掛牌上市之後,很快陷入絕境。中小企業股份交易平臺價格上漲,使得一些中小企業經營者怦然心動,他們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創新,而是把主要精力用於資本經營,試圖通過提高中小企業股票的價格,從而使中小企業賣出一個好價錢。
筆者無意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交易平臺掛牌上市的公司説三道四,也無意批評中國的投資公司,只是想要説明一個道理,那就是同樣的法律制度,在不同國家之所以産生不同的效果,和這個國家的商業文化有著直接的關係。商業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商業文化在法律制度實施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誕生於美國的風險投資機制之所以能促進科技創新,就是因為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之間有著明確的權利義務關係。可是,對於中國風險投資人來説,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盡可能地讓自己投資獲得更高的利潤回報。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投資初期階段不斷地壓低價格,一旦企業掛牌上市之後,他們不斷地提高公司股票的價格,以此來獲取超額利潤。中國風險投資者缺乏合作意識,而中國企業經營者經受不住資本市場的誘惑。當他們從資本市場獲取巨大利益的時候,他們不是專心致志地從事科技創新,而是把大量精力用於資本經營,從而使具有美好前景的企業最終變成資本市場上的垃圾。説到底,風險投資只不過是手段,互聯網絡風險投資機制只不過是籌集資金機制之一,目的就是要實現科技創新。假如失去了科技創新的靈魂,那麼,風險投資也就沒有了絲毫的價值。
筆者希望中國的風險投資者著眼于未來,投資科技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資本市場與科技發展相得益彰。(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