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互聯網銀行更燒錢?前期成本高
近期,幾家民營銀行披露盈利情況如下:去年3月末開業的民商銀行最先實現盈利,在去年末便實現凈利潤1018萬元;同年4月末開業的金城銀行僅在今年上半年就實現凈利潤9800萬元。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純互聯網銀行網商銀行,網商銀行此前披露虧損了7000萬。這就引出了一個疑問:模式更輕的互聯網銀行,為何反而還在虧損?
已經至少有三位互聯網民營銀行人士,其中一位甚至是行長的人告訴筆者:“這太正常不過了。”網商銀行內部人士直接點題——由於技術系統搭建——支撐著互聯網銀行這種純網絡輕模式運營的,恰恰是很“重”的科技系統架構。
這樣的系統架構有多重?傳統上要讓一家銀行運作起來,後臺機房必不可少。有的銀行的機房還分為一級分行、區域中心。機房搭建好了還要有災備中心。機房搭好後,要選擇伺服器(大型機或是數臺小型機)、數據庫和存儲設備。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説的IOE。而“去IOE”指的就是不用國外品牌,全部基於金融安全考慮啟用國內品牌。
這是所有銀行都要的東西,網絡銀行特別在哪呢?某位民營銀行行長告訴筆者,要去判斷兩家銀行前期究竟投入了多少非常困難,因為這還涉及兩家的目標——他們究竟要自建系統到怎樣的程度,比如是每秒支撐一萬筆的支付還是一億筆的支付?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套完整的銀行系統,不可能用一年的時間就開發出來,並且完全回籠成本。很多批籌不久就馬上上線並且聲稱自己已經盈利的,估計只是核心繫統的主要幾個功能模組到位而已。
一個數據或許可以管窺其中奧妙。記者注意到,現在微眾和網商兩家的系統,僅就放貸而言,都是千萬級以上的放款筆數,遠將其他幾個側重於對公業務的民營銀行的幾千筆甩在腦後。另外筆者確知的是,網商銀行的系統開發了一年半有餘,而微眾銀行的系統開發時間甚至還更長。所以,在前期投入更為持久的時間和更為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情況下,僅正式開業一年多就盈利是不可能的。
不過好在是,從長遠來看,一旦系統大部分到位,它對經營起的效益是無法估量的。國外有荷蘭銀行砍掉5800名員工用機器人取代,國內的銀行現在每年投入數十億到科技後臺上(工行去年就高達50億),這不都側面證明科技支出的“燒錢”必要性嗎?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今年都快過完了,幾百家申請民營銀行牌照的只有14家完成論證,而14家中又只有3家獲批籌建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劉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