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攻克“信任危機” 數字票據面世在即
儘管“區塊鏈”概念目前在投資界熱得發燙,但在金融業的實際運用似乎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突破,或許將從數字票據開始。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科技司副司長姚前日前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暫無時間表,可以選擇一兩個封閉的應用場景先行推廣,比如票據市場。
市場參與方也在做著各自的探索。記者日前獲悉,明年1月,浙商銀行研發的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移動數字彙票平臺即將面世。與此同時,恒生電子也在研發區塊鏈票據的解決方案。
解決信任問題
如能順利落地,移動數字彙票平臺將成為國內首個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核心銀行業務的實際應用。
票據,作為集交易、支付、清算、信用等諸多金融屬性于一身的非標金融資産,規模大,參與方多,且業務場景比較複雜,被業界認為是區塊鏈的一個極佳應用場景。2015年,全國企業累計簽發的商業匯票就有22.4萬億元,相較之下當年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11.72萬億元。
票據市場很大,但問題不少,甚至容易爆發“信任危機”。當市場上假票、克隆票“遍地飛”時,票據的真實性成為目前票據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劃款的即時性也很難得到保障,票據到期後,承兌人往往不能及時地將資金劃入持票人的賬戶。第三,是一些票據仲介的違規交易讓諸如一票多賣等問題屢禁不止。
而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架構和不可篡改等特性,有助於解決票據真實性和信息不透明等問題。當參與方需要檢驗票據是否已經被篡改或轉讓時,區塊鏈就可以提供無可爭議的一致性證明。
恒生電子銀行財資管理事業部解決方案部總經理閆斌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我們嘗試將開票和貼現等票據一級市場的交易場景放到鏈上。比如,在開票環節可以將貿易背景放入區塊鏈並驗證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以確保票據職能沒有被濫用。在貼現融資環節,可以將票據數字化,直接在‘鏈條’中找金融機構進行融資,並將貼現記錄存放到‘鏈條’並廣播,後續可以直接通過‘鏈條’查詢到信息。目前,企業在票據貼現時需要跑多家銀行詢價、問規模等事宜,而實物票據數字化到‘鏈條’後這些環節都可省去。”
浙商銀行信息科技部相關業務負責人指出,技術上區塊鏈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信任問題。移動數字彙票可以在央行尚未涉及、並且缺少強而有力的可信第三方的場景中為參與者提供技術剛性保證的信任。數字彙票是以平臺提供信任,而不是利用銀行的信用。
如果只有個別的金融機構參與票據數字化,意義並不大。閆斌對記者表示,可以結合區塊鏈當中的聯盟鏈,由多家銀行組成一個聯盟鏈,也可以由央行牽頭組成一個鏈條。在鏈條中,可以根據合約定義央行、商業銀行和票交所等各參與方的權限。
紙票與電票的升級版
另外,不同於傳統的紙票和電子匯票,通過區塊鏈技術,移動匯票將以數字資産的方式進行存儲、交易,不易丟失、無法篡改,具備更強的安全性和不可抵賴性。
姚前與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巡視員徐忠日前發表聯合署名文章,提出借助區塊鏈構建數字票據本質上是替代現有電子票據的構建方式,實現價值的點對點傳遞。而如果能在聯盟鏈中使用數字貨幣,就可實現鏈上直接清算,參與方通過向交易對手發送央行數字貨幣的方式來完成支付操作。如依舊採用線下實物貨幣資金的方式清算,其基於區塊鏈能夠産生的優勢就將大幅縮水。
央行日前發佈《關於規範和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的通知》,力推電子商業匯票(電票),併為此設置了時間表:自2017年1月1日起,單張出票金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商業匯票應全部通過電票辦理;自2018年1月1日起,原則上單張出票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商業匯票應全部通過電票辦理。
一家股份制銀行票據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央行力推電票,對於企業間的在線支付和在線融資作用很大,因為B2B的交易場景比電商購物的C2C場景複雜得多。由於買賣雙方地位不同,採用現金支付的只佔極小一部分,除非貨物很緊俏。但電票也有其自身的問題:金額和期限無法錯配,商票和銀票之間無法轉換,紙票和電票之間也無法轉換。”
浙商銀行信息科技部相關業務負責人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移動數字彙票實際上與電票屬於兩種不同産品。本質上看,電票屬於商票,只針對企業客戶,浙商銀行的移動數字彙票是匯票,支持企業與個人。浙商銀行的移動數字彙票採用了區塊鏈技術,同業或企業可參與共同記賬,形成平等的、點對點的網狀結構。”(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