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啥跑不過支付寶們?

2016-12-06 08:53:24|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許煬

製圖:蔡華偉

  生意被支付寶們搶走,人才被新興行業挖走,錢被互聯網金融賺走……目前,傳統銀行正面臨一場生死考驗。互聯網金融借力先進技術,在第三方支付、個人理財、消費貸款等領域異軍突起、勢不可擋,特別是在服務的便捷性、綜合化等方面,傳統銀行似乎越來越處於下風,客戶在流失、存款大搬家、業務不斷收縮、高管頻繁跳槽。原本捧著“金飯碗”的傳統銀行究竟怎麼了?會不會被互聯網金融取代?在金融業大變革和互聯網新挑戰面前,傳統銀行存在哪些痛點?能否揚優勢、擴地盤?如何謀轉型、補短板?我們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傳統銀行還好嗎?”通過記者的深入調查,就銀行的現狀、差距、出路進行思考和探討。

  ——人民日報編者

  支付掃一掃、紅包搖一搖、理財網上挑……如今,以支付、理財為主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快速滲透到普通人生活中,傳統銀行正面臨客戶流失、存款轉移等挑戰。那麼,互聯網金融會不會徹底打敗傳統銀行?傳統銀行能不能順利轉型、迎頭趕上?

  新支付手段搶了銀行的地盤

  “跟銀行打交道越來越少”,人們在支付時,半數以上會選擇支付寶或微信,選擇刷卡的僅有兩成多

  張璐是北京國貿某公司的白領,談起這些年個人金融生活的變化,張璐最大感受是:“跟銀行打交道越來越少,銀行離我的生活越來越遠。”

  與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張璐最初接觸互聯網金融産品也是從支付寶開始的,“當時主要為淘寶購物和信用卡還款,我的錢其實都還在銀行卡裏,支付寶只是一個便捷通道。”

  這種情況在2013年秋天有了改變,張璐發現支付寶推出餘額寶理財服務,“利率跟銀行定存差不多,錢卻可以隨時取用,最讓人心動的是,每天都能看到收益到賬,很有獲得感。”她當即把自己12萬元的定期存款從銀行取出來,全部轉到餘額寶裏。

  當個人資産主要配置在支付寶,手機就成了張璐最主要的支付工具,水電燃氣費、看病掛號、手機充值、加油打車、發紅包,“現在遇到花錢的事,我下意識地就會掏手機。”

  慢慢地,張璐的幾張銀行卡都“退休”了,現在她出門很少帶錢包。“有一次在小超市買東西,沒帶錢包,商家也沒有掃碼支付,結果售貨員拿出手機直接跟我説:你用支付寶轉給我吧,我替你付錢。”

  不僅如此,張璐還逐漸嘗試挑選適合自己的互聯網理財産品,在她的手機裏,陸金所、宜人理財、鳳凰金融等理財工具一應俱全,每當工資、獎金下發後,她會第一時間把錢轉入餘額寶或互聯網理財産品。

  知名金融搜索平臺融360近期以問卷方式對全國各地銀行用戶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在支付時,53.3%會選擇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選擇刷卡的僅22.9%,而轉賬時選擇支付寶或微信的比例更高達72.3%。在理財方面,64.29%受訪者的銀行存款只佔總資産的20%以下;21歲—35歲的年輕人中,僅18.71%的用戶在投資理財時首選銀行理財。

  “如果不能發力追趕,未來銀行可能只承擔業務通道功能,互聯網金融機構則會做出大量有市場、有客戶的産品。”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認為,互聯網金融企業重點打造的支付、理財,本來是傳統銀行的一大優勢,卻被銀行忽略了,沒有認真挖掘。這塊業務雖然看似零星、小額,但因為量大面廣,對發展個人客戶至關重要。

  “互聯網金融平臺能很好地為客戶提供便捷化、一站式、綜合式服務,這對銀行是很大挑戰。”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互聯網金融主要衝擊了銀行業的支付、信用仲介、金融服務三方面功能。傳統金融中,銀行之所以始終佔據重要地位,就在於具有其它機構缺乏的支付功能,而信用仲介是銀行業標誌性的核心功能,互聯網金融通過低交易成本和大數據正改變著銀行作為信用仲介的優勢地位。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