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安全底線 實現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
自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以提升社會福祉,增強對貧困地區、弱勢群體社會保障,為大眾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為根本目標的普惠金融,在2016年便被廣泛提及與探討。如何認識普惠金融,如何有效服務小微企業,如何看待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已成為現階段從業者熱議的話題。
北京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琦表示,普惠金融政策要著重解決基礎設施、政策環境方面的問題來促進供需的對接,供需對接的內容主要是資金,有需求方和供給方。促進供需的對接,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果,尊重小微企業融資行為的市場屬性是研究普惠金融的出發點。
東方邦信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嵐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胡嵐認為,普惠金融是“綠色”的,所謂“綠色”,是要去除雜質、去偽存真,是真實、可持續的。只有這樣,普惠金融才能夠真正在中國實現普惠的意義,實現真實的發展。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焦瑾璞坦言,普惠金融缺乏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發展框架,同時也缺乏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普惠金融應該是有底線的。”胡嵐強調,普惠金融的本質是金融,有其風險屬性,如果沒有風控,沒有可持續發展,其能力便不能稱之為金融。
在政府層面,張琦建議,政府制定規則制度來確保機構的交易規則與行為,建立市場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一旦在交易中付出較少成本但獲益較大時,一定會産生所謂的道德風險,産生政策套利。我們重點要防範道德風險,這應該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或者在制定普惠金融政策方面的一個立足點。”
在張琦看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首先要解決小微企業的有效需求問題,要有一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不應該是扶貧行為,而應是商業行為,這種商業行為才能夠具備可持續性。”
從中國扶貧基金會下屬的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發展經驗來看,其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從最初的小額扶貧試點項目逐漸轉型成為商業可持續的小微金融機構。中和農信總經理劉冬文表示:“我們機構有一個很簡單的使命,就是要打通農村金融的最後‘一百里’。到目前為止,我們基本上可以實現用商業化的手段,用商業可持續化的方式為那些貧困農戶,特別是那些無法得到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人獲得金融服務。”
另外,華軟資本管理集團董事長、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院長王廣宇也表示,體系不健全是造成金融服務供給不足的主要原因,要持續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發展多業態的中小金融機構,以推動民間融資的陽光化。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的應用也輻射到了傳統的普惠金融機構。恒昌公司首席風控官陳以平表示,隨著近年來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普惠金融有望通過大數據、雲計算、數字化等科技手段來實現其可負擔與可持續的發展,造福廣大的民眾。
據劉冬文介紹,雖然中和農信服務對象為低端農戶,單筆貸款額度不高,但內部管理運用了先進技術。“過去叫ICT,現在叫數字金融,應該説通過這些方式確實使我們的效率得以提高、風控能力得以加強,未來利用互聯網金融的思維將能夠提高農村小貸的效率。”
2016年9月,《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的出臺標誌著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陳以平表示,數字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戶、城鎮低收入人群以及小微企業等傳統金融體系中的弱勢群體。近幾年來,我國在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眾籌、互聯網理財等方面的發展非常迅猛,對傳統金融體系起到了有效的補充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及用戶深深地感受到了互聯網數據應用普惠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與此同時,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滯後的徵信體系是這些挑戰中尤為突出的一個。
陳以平直言,目前國內的徵信行業處於信息孤島狀態,這制約了機構了解客戶與徵信評估。
除了普惠金融領域中傳統的NGO(非政府組織)、小貸公司等服務於“三農”、小微企業的機構外,互聯網金融已被認為是普惠金融體系的有效補充。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汝芳表示,互聯網金融尤其是普惠金融,服務面向廣大群眾,一定要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這些涉及到社會的安全穩定。守住網絡安全和金融安全底線,需要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的不斷探索,信息的監管理念模式也需要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在監管的廣泛應用,同時也需要行業組織的自律發展,在遵守法律法規、有效控制風險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