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互聯網理財規模將達近17萬億

2017-01-18 09:15:47|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1月17日,社科院聯合騰訊理財通、騰訊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發佈國內首份《國人工資報告》。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6年,我國居民工資理財規模增長近10倍,人們工資收入中用於主動理財而非被動儲蓄的規模大幅上漲,其中互聯網理財更成為國人投資新寵。基於此,報告首次發佈互聯網理財指數(IWMI),為衡量互聯網理財在居民資産配置中的比重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標準。

  報告指出,2013~2016年三年間,我國互聯網理財指數增長超四倍,互聯網理財規模由3853億元激增到2.6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6.74萬億元。

  國民理財方式大變遷 互聯網理財來搶灘

  2013年互聯網理財推出後,我國居民理財方式逐漸互聯網化。伴隨著股市的牛熊轉換、利率下行、銀行理財産品收益下降明顯,互聯網理財渠道成為國民投資渠道新寵。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居民使用互聯網理財的意願率已達11.15%,超過了股票、基金、債券、貴金屬等,成為國人理財的主要途徑之一。而以騰訊理財通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平臺憑藉準入門檻低、便捷安全等核心優勢,逐漸受到更多用戶群體尤其是年輕人的認可和青睞。

  互聯網理財指數三年增長超四倍

  互聯網理財指數,以互聯網理財規模在居民金融資産中的比重進行衡量。數據顯示,該指數由2013年的基準基數100一路飆升到2016年的408.24,三年間大幅增長超四倍;互聯網理財規模則由2013年的3853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2.6萬億元。

  這從側面反映了隨著互聯網理財的興起,互聯網理財規模在我國居民資産配置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人們主動理財熱度的大大提升,也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借助互聯網與金融的“聯姻”,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接觸到了理財。

  2020年互聯網理財規模或達17萬億

  隨著人們互聯網理財熱情漸趨高漲,報告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互聯網理財規模將達到16.74萬億元,互聯網理財規模的快速發展與互聯網理財行業的三大特徵及背後的普惠金融理念密切相關。一方面,互聯網理財産品的形式多樣、種類繁多,能滿足理財小白、高凈值用戶等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同時,互聯網理財産品基本無準入門檻,如騰訊理財通“一元錢也可以理財”,突破了傳統理財産品動輒五萬元起購的門檻,適應了投資者小額高頻的理財特點;再者,互聯網理財産品也打破了時間與地域的條件限制,只要一部智慧手機和網絡信號,用戶隨時隨地都能理財。

  騰訊理財平臺負責人閆敏透露,背靠月活躍用戶數均在8億以上的微信和QQ兩大社交平臺的騰訊理財通,上線三年以來,已累計為超過1億用戶提供互聯網理財服務。“只要有微信和QQ,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便捷、安全、優質的互聯網理財服務。在我看來,這是最可持續的一種普惠金融實踐;騰訊理財通將秉承開放、連接的理念,全力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讓普羅大眾享受到優質理財服務;此外,騰訊理財通還將與更多優質金融機構深度融合,共同推動互聯網理財行業的健康發展。”閆敏表示。(劉筱攸)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