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遭遇“倒春寒”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三板新掛牌公司數、市場成交金額、發行募集資金規模三項數據,並沒有出現春節後預期中的大幅反彈。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新三板中長期發展前景看好的情況下,短期市場仍然屬於改革紅利平穩釋放期。
今年2月,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303家,較1月僅增加12家;新三板股票發行募集資金規模83.83億元,較1月微增3.9%;新三板市場成交金額僅159.71億元,較1月下降7.6%,這一數字較2016年12月大幅下降42.7%。
此前,市場曾預期,在1月春節因素使新三板冷起步後,2月隨著假期結束,新三板勢頭將出現反彈。但是從上述三大指標看,新三板市場還沒有“走入春天”。
從本週新三板交易看,市場再次陷入“倒春寒”,在本週前4個交易日,新三板僅有40余家公司新掛牌。3月7日新三板還曾出現罕見的單日“零掛牌”現象。
今年1月9日,新三板曾出現無企業掛牌的現象,這也是自2015年9月8日之後,新三板再現單日零企業掛牌情況。業內人士表示,“零掛牌”不會是常態,後期新三板企業掛牌仍會保持一定頻率,但快速擴容階段已結束。截至3月9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達到10837家,總股本達到6143.62億股,流通股本達到2609.08億股。
儘管新三板遭遇“倒春寒”,但是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新三板首次出現。“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提法,令業內人士對新三板長期發展繼續充滿信心。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表示,新三板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明其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內的定位和內涵已經得到積極認可。此外,將新三板和創業板放在一個並列的位置,説明新三板的地位也得到提高。付立春認為,“積極發展新三板”説明瞭新三板二次創業的方向,不是以監管規範為主,而是改革建設為主,這為新三板未來發展定下了很好的基調。(記者 楊毅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