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普惠金融就是賠錢?陳生強:金融科技幫助行業大幅降低成本

2017-03-23 17:11:27|來源:中國網|編輯:許煬

  3月23日,以“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為主題的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隆重開幕,金融科技圓桌論壇成為本屆博鰲的最大亮點之一,國內外諸多Fintech大佬到場論劍。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論壇上論述了金融科技在踐行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他認為,普惠金融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可負擔成本過高,本身的商業模式就不成立。而在金融科技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風險定價體系中,普惠金融的變動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從而提升服務和風控效率、降低服務和獲客成本。

  以下是陳生強現場發言實錄:

  普惠金融最大的問題,或者説關鍵詞就是可負擔成本。事實上,對於傳統方式來説,普惠金融根本就無法實現,幾乎是做一單賠一單。社會上很多機構不願意做普惠金融或者做不好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因為變動成本高,市場上放貸每單的成本甚至覆蓋不住變動成本。過去,小微企業、市場上的信用長尾用戶,之所以得不到金融服務,是因為獲客成本太高,服務他們的成本也高。

  拿我們做例子,解決變動成本高的問題。京東金融所有的業務前期都需要大量的數據、研發和系統的投入,我們把這個投入定義成固定成本。而每個訂單的操作成本我們定義成變動成本。我們在前期的固定成本上投入是巨大的,需要大量的數據、分析和模型搭建。但是在變動成本上,幾乎等於零。

  拿信貸業務來説,我們沒有一個人工信貸審核,都是人工智能,機器自動化放貸,每單的變動成本近乎等於零,3分鐘放貸,1秒鐘處理幾十萬筆交易,這在過去的金融服務中是不可想像的。另外,通過數據風控體系,對不同的用戶精準定價,也就是不同信用的人以不同的費率獲得不同數額的貸款,在控制好不良率的同時,智慧化地對用戶風險進行識別,自動匹配優質的理財産品,每單的變動成本也幾乎為零。做到真正惠及用戶。 所以,規模越大,攤薄變動成本,商業模式就會成立。

  金融科技能夠幫助傳統金融提升服務和風控效率、降低服務和獲客成本,從而服務海量的用戶,通過智慧化去實現規模化,服務信用長尾用戶、小微企業,普羅大眾,惠及民生。 所以説,金融科技和傳統金融機構和傳統企業之間的關係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截至目前,京東金融已經累積服務了超過10萬家中小企業,累積放貸總額達到2500億。為農村人口放貸額度累積達到400億,幫助了4.2萬貧困人口得到金融服務。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