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隨筆:年近半百,“金融科技”仍是少年

2017-10-09 14:17:17|來源:新華網|編輯:許煬

  作為近年來流行的概念,旨在運用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的“金融科技”,實際上已走過近半個世紀歷史。不過,從現實應用和發展來看,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仍處於起步的“少年”階段。

  金融領域是新潮技術的試驗場。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有投資人開始嘗試通過計算機和數學模型擬合股票和債券價格走勢,結合當下數據預測未來,制定投資戰略。這就是量化交易的雛形。這種投資戰略的依據,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裏·馬科維茨在1952年提出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這種理論最早將數學概念應用於金融領域。

  機器學習、信號處理這些看似前沿的技術,早在幾十年前就已在金融領域付諸實踐。而隨著近年來虛擬貨幣、人工智能等概念流行,金融科技開始引發廣泛關注。

  聚焦金融科技的投資銀行FTPartners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麥克勞克林近日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商業分析期刊説,今天的金融科技,就像處在比賽的前兩個回合,高潮尚未到來。而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金融科技迎來越來越多的需求和可能性,未來15至20年將成為大量金融科技相關應用的爆發期。

  據高盛集團預測,超過6600億美元正從傳統金融業流向金融科技領域。畢馬威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超過84億美元,超過第一季度36億美元的兩倍。其中,區塊鏈技術最吸引眼球。

  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2016年發佈的報告顯示,支付服務佔整個金融科技的17.6%,儲蓄和投資佔16.7%,保險服務佔7.7%,在線借貸則佔5.6%。

  在佔比最高的支付領域,急速增長的點對點網絡技術(P2P)最引人矚目。波士頓諮詢集團的研究顯示,銀行每年從400萬億美元的年支付額中獲取超過1萬億美元的利潤。隨著各國消費者更多使用信用卡或手機支付,這個數字在2023年可能會變為2萬億美元。

  高增長潛力和大量創新機會涌現,使金融科技成為初創公司熱衷的戰場。在美國,目前已至少有13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其中,支付公司Stripe估值最高。2017年年初以來,美國就有4家金融科技加入“10億美元俱樂部”。

  當然,不成功的是大多數。2016年,90%金融科技領域的初創企業以失敗告終。有專家評論説,該領域的初創企業面臨更艱難的創業道路,由於與交易密切相關,一筆交易失敗,就有可能輸掉所有信譽,可謂一著走錯滿盤皆輸。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名詞不斷涌現。在一些公司通過新技術手段在金融領域創新的同時,龐氏騙局的門檻也在降低。打著金融科技旗號行騙的例子並不罕見。

  敏銳的風險投資早已注意到金融科技的爆發。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230億美元投入在金融科技領域。普華永道數據顯示,未來3-5年內,將有超過1500億美元投入這一領域。

  談到金融科技的未來,多數業內人士都不會忽略中國。在畢馬威全球排名前100的金融科技榜單上,2014年只有1家中國公司上榜,而2016年,前5名裏中國公司就佔4名,前50名中已有8家中國公司,其中螞蟻金服排名第一。

  麥克勞克林説,在金融科技的一些領域,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比在美國的更為先進”。他認為,一些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由於傳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金融科技從智慧手機或其他新興技術直接衍生出來,反而帶來更多彎道超車的機會。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