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發展徵信要監管協調促進信息共享
在互聯網時代,徵信體系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1月24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構建現代化經濟和金融體系必須以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為基礎,核心是徵信系統建設。平衡好促進徵信業發展和保護個人信息之間的關係,關鍵是把握好三方面的監管協調,促進信息共享。
陳雨露指出,徵信業的本質是信息共享。如果沒有有效的信息保護,就不可能有充分的信息共享,也就不可能有徵信業。而信息共享需要監管進行協調。
具體來看,監管協調包括,對信息提供方的監管協調,確保信息按照“最低、適用”的理念採集,確保信息準確性;對信息採集加工方的監管協調,確保徵信機構行為遵循徵信規則的要求,確保公正性和有效性;對信息使用方的監管協調,確保個人徵信信息的依法有限使用,維護好信息主體權益。
據了解,我國徵信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基本構建成一個覆蓋面較廣、結構基本完備、以公共徵信為主導的多層次徵信體系。陳雨露介紹,從我國情況看,企業和個人的負債信息主要存在於三個領域,一是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掌握的個人負債信息,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運維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二是除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之外的機構所掌握的個人負債信息,這個新興領域需要市場化的個人徵信機構來實現全覆蓋。目前,人民銀行正審慎從嚴批設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三是行政司法機關所掌握的個人在履行法定義務過程中形成的負債信息,這個領域需徵信機構通過信息共享實現全覆蓋。(記者 劉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