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金融科技共建供應鏈金融生態
近期,有不少關於供應鏈金融的討論。從非銀行金融機構來看,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信託界人士以及金融科技企業普遍表示,在供應鏈金融發展新階段,仍需堅持為實體經濟服務,同時,通過發揮金融科技優勢以拓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深度與廣度。
以支持實體為導向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此前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也強調,要加強對供應鏈金融的事中事後管理,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結合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現代供應鏈以及最新的支持政策,供應鏈金融發展進入新階段,仍應為實體經濟、核心企業服務,這是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産業升級的重要舉措。”中航信託總裁余萌表示。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供應鏈金融在支持實體、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開鑫金服在供應鏈産業選擇上,主要與有實體背景的核心企業進行合作,重點關注現有供應鏈模式裏中小企業的難點、痛點,為其提供解決方案。他舉例説,在物流領域,承運商資金墊付量大,回款週期長,對一些中小承運商而言,如果能夠盤活應付賬款,提前兌現運輸款,將有效緩解資金壓力。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我國物流企業的融資需求每年在3萬億元以上,而目前被傳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其中僅物流運費墊資一項,每年就約有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但這部分需求被滿足率尚不足5%。
以金融科技為助力
金融科技給生産生活帶來了深刻變化,也逐步喚醒了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對方便、快捷金融服務的需求。
周治翰介紹,可以通過金融科技實現對異地承運商的快速融資服務,緩解其資金週轉壓力。在貸前,開鑫金服為長久物流定制開發的供應鏈金融系統,通過直連長久物流的EPR系統讀取其與上游承運商的業務往來數據,打破制約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準確給出融資方的授信方案。
這種線上化、系統化、模型化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供應鏈金融的運行效率,讓更多中小企業獲得了更加便捷、便宜的資金支持。
余萌認為,依託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區塊鏈、AI技術等,供應鏈發展在風險控制方面有了新的解決方案,這些技術對供應鏈金融有一個很大的助推作用,智慧供應鏈已經有了很多場景化的應用,標誌著供應鏈金融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以信託為例,余萌表示,信託著眼于供應鏈整體鏈條,能以跨市場金融服務的工具優勢,為供應鏈企業量身打造綜合化的金融整合服務。“中航信託以資産端和資金端雙輪驅動,借助金融科技的助推力,搭建跨地域、跨行業、跨平臺、跨資金來源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打造産業鏈金融新生態。”
共建開放共享平臺
以往,參與供應鏈金融生態和系統建設的主要有銀行、大型核心企業,一般選擇自建平臺、財務公司、保理公司等方式,主導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但是企業的發展程度不一樣,需求也是多樣化的。周治翰表示,一些規模較大的供應鏈核心企業,不願意被嵌入外部供應鏈金融生態,而中小核心企業暫時也缺乏建立、運營自己主導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的能力。這部分企業希望能與有金融科技優勢的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定制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未來的供應鏈金融生態一定是開放共享的。”周治翰説,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意識的覺醒,對上下游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種利好。但供應鏈金融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業務,僅僅依靠核心企業的信息優勢、信用優勢另起爐灶,並不一定是最優選擇。
周治翰介紹,新建一套供應鏈金融系統,涉及人才儲備、系統搭建、風控模型設計、吸引資金等方方面面,基礎投入至少需要上千萬元,從前期立項到最終産生收益,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且系統日常運營還會産生維護費用,對一些供應鏈核心企業而言,這可能是一項不小的負擔。
供應鏈具有創新、協同、共贏、開放、綠色等特徵。這不僅體現在業務層面,也體現在合作層面。
據了解,在綠色供應領域,中航信託已經有了行動:在綠色産業鏈方面,中航信託和中節能集團依託雙方各自在綠色金融和綠色産業的互補優勢已經展開深度合作;另外,中航信託跟電商也有合作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開鑫金服與長久物流聯合推出的供應鏈金融項目,成功為汽車物流承運商提供了精準融資。未來雙方仍將圍繞汽車物流全産業鏈,向更多物流場景的供應鏈金融參與方敞開服務大門,提供更多樣的定制化服務。(記者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