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區塊鏈“施壓”銀行業為時尚早
以區塊鏈技術在銀行跨境交易上的應用為例,它對金融機構來説是一個窗口期,但對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益提升和實際收益的作用,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所以,現在談論區塊鏈“施壓”銀行業,我們認為為時尚早。
“區塊鏈技術顯著降低銀行跨境交易的時間和成本,但同時也會影響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比如跨境交易手續費和佣金造成下行壓力。”穆迪投資者公司4月16日發佈的報告分析稱。當前,銀行在跨境交易中能夠收取可觀的交易費用和佣金,而且交易時點匯率由銀行決定,但區塊鏈提供近乎暫態交易的機會,降低信用風險的同時,也將優化網絡內的外匯交易和流動性,隨著國內和國際付款流程的簡化,再加上銀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銀行收取的額外費用範圍必將壓縮。
這就不難理解,那些被稱為“加密貨幣國家”,如瑞士、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等,銀行35%以上的收入來自跨境交易帶來的業務收入。但這筆令人羨慕的跨境交易業務收入,將在區塊鏈技術的崛起和發展中,受到顯著的衝擊。
從國內銀行業人士的反饋來看,當前區塊鏈節約基礎設備的效果還並不明顯,它更多是降低多方合作的整體成本,尤其是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而這些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先行增加IT成本為代價。也正因此,區塊鏈技術目前還主要集中于銀行非核心業務應用,銀行業並不擔心區塊鏈會“顛覆”整個金融業。
而且對於市場上高呼的公有鏈“去中心化”、“去信用”的巨大價值,行業內更傾向於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現狀,這種價值更適合於缺少先天信用的第三方,而且這種信用是以犧牲效率、增加大量冗余等為代價而獲取的,傳統的金融機構目前尚不太需要這種應用。
從2009年出現比特幣、2015年誕生智慧合約方面的乙太坊、再到2017年出現的區塊鏈2.0級應用EOS,區塊鏈“平臺級”應用孵化速度明顯在加快,除了資本加速入場之外,區塊鏈本身也在不斷變化,比如在加速完善自身生態重構。
區塊鏈金融在國內資産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資産託管、貿易融資、權交易收割、銀團貸款等場景上的應用,儘管目前還有待規模化和進一步完善,但是不難想像,未來一旦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對銀行業的影響必然也是喜憂參半。畢竟,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經驗和案例,對國內金融機構而言,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試驗品。(見習記者 段久惠 張雪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