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確虛擬貨幣監管思路

2018-11-02 10:14:07|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11月1日,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香港證監會將發佈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加密貨幣基金經理的新規則及指引。當日下午,這份名為《香港證監會虛擬貨幣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文件便正式公佈出來,香港證監會將對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沙盒監管,在沙盒監管驗證可行性後,香港證監會或有可能向加密貨幣交易所頒發牌照。這也意味著未來香港市場將會有受監管的正規交易所,投資者也可通過正規渠道參與受保護的加密貨幣投資。

  出臺針對性文件

  11月1日下午,香港證監會正式下發《規定》表示目前關注到投資者對於透過基金及香港的無牌交易平臺營運者接觸虛擬資産的興趣愈來愈大,香港證監會也識別到投資虛擬資産所引起的重大風險。為應對有關風險,證監會現正就虛擬資産投資組合管理公司及基金分銷商應達到的監管標準發出指引,同時亦正在探索有關可能規管虛擬資産交易平臺營運者的概念性框架。

  經北京商報記者梳理,《規定》中首要的規定便是針對當下比較流行的加密貨幣基金。對此,《規定》中明確,如持牌的投資組合管理公司有意投資虛擬資産,即使它們所管理的投資組合完全或部分投資于虛擬資産,不論這些虛擬資産是否構成“證券”或“期貨合約”,它們都應受證監會的監察。

  但在香港的現有監管制度下,假如涉及的虛擬資産不屬於“證券”或“期貨合約”(或同等金融工具)的法律定義範圍,其市場便可能不受證監會監察。因此,若投資者經不受規管的交易平臺買賣虛擬資産或投資由不受規管的投資組合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虛擬資産投資組合,便不會享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所提供的保障。

  金丘區塊鏈研究院院長洪蜀寧解讀認為,目前香港證監會對屬於證券或期貨合約定義的虛擬資産是有明確監管要求的,所有相關的交易和資管服務都必須遵循現有的證券法規,並對不合規的行為進行了監管處置。對非證券、期貨合約類的虛擬資産,香港政府並未進行監管,只是多次向市民提出了風險警示,香港的金融機構也因此而普遍拒絕為ICO提供服務。

  “但香港證監會發現,雖然這一類虛擬資産因其去中心化特性本身無須監管,但中心化運營的資産管理機構、交易平臺必須且也有可能進行強監管。尤其是大量無牌交易機構因缺乏監督,利用高度集權優勢,採用種種欺詐手段割韭菜,不僅嚴重損害了投資人利益,也是對整個區塊鏈行業和密碼貨幣市場的嚴重危害。從政府角度來説,強化監管也可以大幅減少洗錢行為、維護金融穩定、增加稅收。”洪蜀寧説道。

  將對交易所進行沙盒監管

  實際上,相較于對發行虛擬貨幣基金産品公司的規範,市場更為關注的是,香港證監會在《規定》中提到的對於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監管的思路。

  方法便是將這些交易平臺納入證監會監管沙盒。廣義上説,監管“沙盒”是政府給予某些金融創新機構以特許權,使其在監管機構可以控制的小範圍內測試其新産品、新服務等的一種機制,以實現保護消費者,支持真正金融創新。

  而香港證監會在《規定》中明確的是,在初步探索階段,證監會將不會向平臺營運者發牌;相反,會與平臺營運者討論應達到的監管標準,並就這些標準觀察虛擬資産交易平臺的真實運作情況。假如香港證監會在此階段結束時作出正面的判斷,才會考慮向合資格的平臺營運者批給牌照。

  同時,為免公眾對平臺營運者的監管狀態有所混淆,在現階段,沙盒申請人的身份及有關的商討細節將會保密。

  “這實質上是一種針對交易所和平臺運營商的選擇方法,他們將首先在一個嚴格的沙盒環境中與我們一起探索概念框架。” 歐達禮指出,希望通過推出“沙盒”計劃,檢視加密貨幣平臺的實際運作,能否達到高水準的監管期望,如果該計劃運作成功,不排除將來會向這些交易平臺發牌規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如美國、日本等加密貨幣交易量較大的國家均已對加密資産採取了相應的監管政策,但香港證監會此次採取的沙盒監管,卻與美國、日本等國家採取的方式不同。

  洪蜀寧認為,“香港證監會這一措施介於美日之間,美國證監會遲遲不作正式錶態,導致在美的交易平臺要麼不顧後果胡作非為、要麼怕秋後算賬不敢開展業務,日本過早地發放牌照也導致了監管機構在尚未完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承擔了對不良後果負責的責任”。

  意在保護投資者

  在去年9月4日,央行等多部委《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同時也明確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仲介等服務。

  也正是基於此,當時內地大量的交易平臺以及相關的加密基金投資平臺開始轉戰“海外”,而當時監管政策寬鬆的香港便是這些平臺的集中地之一。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交易所的轉戰並不能隔絕內地投資者的狂熱追捧,目前內地仍有眾多投資者通過各種渠道參與投資加密貨幣,但因虛擬貨幣交易所未有監管下發的牌照,所以在這些交易所投資出現問題時,投資者的利益難以受到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有市場人士解讀稱,此次香港證監會採取的監管措施,很可能是為內地監管進行探路的舉措,如果實驗成功,不排除內地會採取同樣的監管措施來進行規範虛擬貨幣的投資。

  “我覺得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這兩個市場的差異性之大,遠超出中國香港和美日之間。”洪蜀寧説道,香港此次監管計劃僅僅是沙盒,對業務範圍和業務規模會有很大的限制,暫時還無法承接內地的大量資金,只有等沙盒期結束正式發牌時才能看到真實的效果。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持有牌照的香港虛擬資産交易平臺,也是不可以直接對境內投資者提供服務的。(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張弛)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