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不明扣費”須強監管

2019-03-18 09:51:12|來源:經濟日報|編輯:于明彤

  日前,有機構發佈的《3·15中國網民互聯網消費投訴研究報告》顯示,消費者賬戶被“不明扣費”的投訴量最多,在總投訴中佔比高達34.2%。“因軟體引起的扣費”成為主要原因。此外,還有“完全未知的扣費”、增值業務、遊戲扣費等。扣費的渠道包括手機話費、第三方支付、網上銀行等。

  所謂不明扣費,是指消費者在不知情、未確認,或消費者完全不明何種原因的情況下遭遇賬戶被扣費的情況。顯然,這是違法違規行為。我國《價格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要明碼標價,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交易。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也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利;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時下,一些消費者常常會遇到“不明扣費”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某些互聯網經營者提供的服務宣傳和交易中,存在不實宣傳、模糊標示、不標或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行為,誤導消費者購買,然後實施不明示的強制扣費、暗地扣費等。這不僅損害消費者的權益,也擾亂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亟待嚴厲整治。

  “不明扣費”成為消費者投訴第一熱點,一方面説明相關經營者法制意識淡薄,另一方面也説明,這一行為的違法違規成本太低。在經濟利益面前,有些經營者選擇了見利忘義。市場秩序靠商家的自覺,更靠職能部門的監管。期待市場監管部門能夠協調發力,創新監管思路、監管方式和手段,用強力監管扭轉互聯網“不明扣費”等亂象,確保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余明輝)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