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提升
隨著保險業整體業務結構的調整,保障型産品不斷增加,更好地滿足了日益升級的市場需求,保險以保障為主的趨勢也愈加顯現
今年一季度,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A股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度合計保費收入約9110.7億元,同比增長10%。由於上市險企逐步淡化行業“開門紅”概念,強調業務均衡發展,使得眼下與往年同期保費大幅增長形成反差。
不過,隨著保險業整體業務結構的調整,保障型産品不斷增加,更好地滿足了日益升級的市場需求,保險以保障為主的趨勢也愈加顯現。
從壽險公司方面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國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24億元,同比增長11.9%;平安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958億元,同比增長7.3%;新華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31.69億元,同比增長9.4%;太保壽險、人保壽險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928.52億元、586.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和3.3%。其中,中國人壽保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首年期交保費在長險新單保費中的佔比達98.97%,較2018年同期增長12.23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則表示,公司正在主動調整産品結構,聚焦高價值産品經營,由於公司減少短交儲蓄型産品的銷售,更加注重長期保障型和長交保障儲蓄混合型産品銷售,促使公司新業務價值率進一步提升。新華保險在2019年一季度分析會上提到,新單和續期共同保障了總保費的較好增長,各銷售渠道全面實現新單保費的正增長。太保壽險則因為對“開門紅”的淡化並主推保障型産品,一季度個險新單同比下降13.1%,但對新業務價值的增長作出了正面貢獻。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兩年保險業監管持續從嚴,行業經歷了渠道結構、保費結構優化,代理人渠道佔比、期繳佔比、保障型業務佔比均進一步提升,上市險企開始淡化“開門紅”數據考核,聚焦長期儲蓄型業務和長期保障型業務,追求新單價值全年均衡增長。同時,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暖,保險産品的市場需求也在增加,有利於供需結構繼續向好發展。
“在壽險業轉型發展中,一方面是保費結構和産品設計的調整,即降低躉繳比例、提升期繳佔比,且大力發展長期保障型産品;另一方面是銷售渠道的優化,主動壓縮銀保渠道、發展個險經營。”某保險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從上市險企的新單期繳保費的明顯增長及代理人渠道保費的增長來看,行業轉型已經取得顯著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成為保費收入的新增長點。來自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達到2172億元,同比增長39.05%;賠款給付504億元,同比增長31.25%。
此前,有資深業內人士提出,健康險將迎來大幅度增長,多數險企的業務重點已經從理財型産品轉到健康險産品。
今年初,太平洋壽險董事長徐敬惠公開表示:“保險公司將由被動風險承擔者向主動風險管理者轉變。”過去,保險公司多在風險發生時為客戶提供財務補償和風險保障。隨著居民保險意識和保險需求升級,基本的財務補償已經無法滿足客戶需要,投資者迫切希望通過健康管理提高生活保健和疾病預防能力。
徐敬惠認為,未來保險公司需要通過延伸價值鏈,深度介入客戶日常生活,為客戶提供健康、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客戶主動管理風險,改變風險發生概率,提升客戶生活品質,從而實現由被動風險承擔向主動風險管理的轉變。
隨著新一輪開放信號釋放,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將有利於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念,特別是外資機構在健康、養老等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促進國內保險産品服務提升和專業人才培養,高效滿足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
據悉,2019年一季度,保險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322億元,同比增長15.89%。(記者 李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