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復蘇尚需時日

2021-01-06 10:20:19|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在封鎖措施放鬆、疫苗研發取得進展和經濟活動加速等利好因素驅動下,全球貿易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回升。多家國際組織預計,全球貿易將在2021年進一步復蘇。

  不過,由於未來仍然面臨巨大不確定性,整體恢復到疫情前水準尚需時日。

  世界貿易組織(WTO)數據顯示,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隨著主要經濟體恢復生産和放鬆封鎖措施,以電子、紡織品和汽車産品為主的工業製成品貿易出現部分復蘇,進而提振了全球商品貿易。貨物貿易在疫情持續情況下仍顯示出韌性,疫情相關産品貿易增長尤其強勁。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指數、集裝箱港口吞吐量指數、採購經理人指數、出口訂單指數等,均在出現創紀錄跌幅後開始回升。

  據WTO預測,2021年全球貿易將出現微弱復蘇,復蘇力度與趨勢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有專家認為,全球貿易出現L形復蘇即經歷下行之後在一定增速上保持平穩運行仍是可能的前景。

  同時也要看到,最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是未來疫情演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此外,全球貿易恢復仍有諸多難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威脅猶存;發展中國家不斷膨脹的債務負擔仍是全球經濟的重大隱患。疫情對糧食安全的威脅仍在,存在糧食供應鏈中斷風險。疫情對全球價值鏈和服務貿易的衝擊,仍是全球貿易今後必須面對的突出問題。地緣政治衝突或擾亂全球貿易復蘇進程。

  因此,全球仍需齊心協力,從多方面入手推動全球貿易穩定復蘇:一是推進更具開放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貿易發展路線;二是營造有利於復蘇的國際環境,推動以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三是增加貿易政策新靈活性;四是大力解決發展中國家貿易融資短缺問題,助其增強貿易韌性;五是繼續推進國際貿易便利化,並儘早解決疫情帶來的影響全球貿易的法律問題;六是加大在貿易促進領域的制度、人力、技術和資金投入;七是推動國際貿易數字化和信息化轉型,鼓勵在貿易實踐及其政策上的創新;八是完善多邊貿易體系下的全球價值鏈和全球生産網絡。

  同時也要看到,疫情對經濟的損害及其影響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僅僅寄望于疫苗或個別療法來改變疫情對全球貿易的影響,作用畢竟有限。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貿易緩慢增長或將成為常態。(楊海泉)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