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有度 汽車行業“擁抱變化”的正確姿勢

2021-04-23 16:32:25|來源:工人日報|責編:韓東林

  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開幕。此次車展以“擁抱變化”為主題,吸引海內外主流汽車品牌高規格參展,國際一線零部件供應商、國內知名企業、未來出行領域以及新能源板塊企業也紛紛到場。

  去年11月,華為在《關於智慧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中表明,要堅持華為不造車的戰略,而是聚焦ICT技術,成為智慧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此次車展期間,華為就聯合兩大合作方帶來了“不造車”的驚喜。

  19日當天,北汽新能源品牌極狐聯合華為發佈的首款Huawei inside智慧豪華純電轎車北汽阿爾法S以及華為與賽力斯共同推出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均在展會現場驚艷亮相。

  據悉,北汽阿爾法S的智慧座艙搭載鴻蒙OS作業系統,搭載華為麒麟車載晶片,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也搭載了華為HiCar車機系統。在“不造車”的戰略下,華為依靠三大計算平臺和三大作業系統在內的汽車數字化架構,實現用軟體定義汽車。

  具有戲劇性的是,華為聯合發佈兩款智慧車型的同時,上海車展的特斯拉展位出現了一維權場面。一名張姓女車主身穿“剎車失靈”字樣的T恤,站在車頂維權,引發了輿論及社會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一名高管不當回應進一步惹怒了消費者。其稱:“沒有辦法妥協,這是新産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此番言論不禁讓消費者質疑,難道新産品的發展就該以犧牲消費者的生命財産安全為代價?

  在21日舉辦的“2021國際汽車關鍵技術論壇”上,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提到,基礎軟體平臺是業務使能層,用戶無法直接感知的是基礎性工作。而華為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基礎構建好,來大大降低智慧汽車的開發難度,為用戶帶來更好體驗。

  一邊是特斯拉消費者“車頂維權”,一邊是華為激流勇進,今年將有多款使用華為智慧汽車部件的重磅車型上市。對比之下,華為“有舍才有得”的不造車戰略,成為其助推汽車數字化轉型的底氣。

  華為用軟體定義汽車的舉措,無疑又為中國車企進軍智慧領域增強底氣。車展現場,中國一汽紅旗品牌發佈擁有超過200項專利技術的新紅旗E-QM5高端純電動轎車,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103克;大眾首發ID.6X車型,主打純電汽車系列;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也緊抓電動汽車的發展“風口”。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出席上海車展時説,中國汽車産業未來要實現“三步走”的願景,即到2028年碳達峰、2050年近零排放、2060年碳中和,這意味著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仍然是汽車行業的未來方向。

  契合“擁抱變化”的主題,無論是華為等智慧汽車部件提供商,還是中國一汽、上汽等車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精益求精,專注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座駕體驗,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發展之道。(記者 劉小燕)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