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提現收費還能不能愉快地搶紅包了?
最近微信一則調整手續費收費政策的公告,引起了不小波瀾。根據新規,從3月1日起,每位微信用戶有終身累計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部分按0.1%收取手續費,每筆最少收0.1元。同一身份證賬號將共享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這讓小夥伴們炸開了鍋:還能不能愉快地搶紅包了?
到底是誰在“拔毛”
@我就灌點自來水:微信説提現收費,因為銀行要收我的錢啊。消息一齣,銀行人士站出來喊冤,你微信的備付金利息怎麼不説分點給客戶。
@人民日報:搶不到敬業福,卸載支付寶;微信提現收費,連夜取零錢。去留無意,用戶的底氣恰恰是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的充分競爭。其實,只要交易費用存在,不論向商家還是問用戶收,最終承擔者,都是消費者。我們更期待:互聯網推動制度創新,降低交易成本,讓你我的生活更“便宜”。
@一土二人三木:不管因為啥收費,這都是雁過拔毛啊!總拔毛,大雁還哪敢過來?
交給市場來判斷
@菲菲菲Jun:我已經把能提現的錢全提現了,剩下的八毛七我捐了。
@小魚巨蝎:不是收費就不好,按市場規則來就行!你不用微信就用支付寶,不用支付寶就用Apple pay。在互聯網時代,總有一款適合你的。
@猴兒他媽是塊石頭:這充分反映了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白熱化競爭,怎麼留住用戶、怎麼拓展商家,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來判斷。
@曾經深情喂了誰:競爭多了服務才會好,希望競爭領域開放得越來越多。
“沒有一直免費的午餐”
@中了氧化二氫的毒:其實吧,這也不能怪微信,本來市場就是趨利的,有利益才有動力嘛。不能只尋求免費,沒有一直免費的午餐,不然商家不是都要餓死了。
@洞見Keith:有媒體分析,通過提現手續費,減少用戶資金流出,不僅可以做大沉澱資金池,也能進一步將沉澱資金導向旗下的理財産品。只不過,用戶對這種“堵而不疏”的策略認可度不高,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我本來很善良:即使借助了互聯網技術,交易費用也不可能降為零。這就看誰的家底厚實了吧?如果作為支付手段的話,總得找承擔費用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