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多管齊下加碼處置不良資産
3月4日,A股上市銀行常熟銀行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降至0.97%。近期陸續披露的2018年上市銀行業績快報也顯示,大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呈現下降趨勢。積極處置是不良貸款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貸款核銷數額為1.02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33%。值得一提的是,除傳統核銷方式外,銀行也在嘗試通過“甩賣”債權包、試水證券化等新型方式來化解不良資産壓力。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儘管當前銀行業資産品質總體穩定,風險可控,但挑戰猶存。預計2019年銀行仍將持續加大不良處置、核銷力度,一方面能夠防範化解信貸風險,另一方面也為支持民企、小微企業騰挪出更多空間。
銀行業資産品質總體穩定
銀保監會近日表示,當前我國銀行業資産品質總體穩定,風險總體可控。數據顯示,2019年1月末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2%,較上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多家上市銀行近日披露的2018年業績快報也印證了這一數據。大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浦發銀行業績快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92%,較年初下降0.22個百分點。上海銀行2018年不良貸款率為1.14%,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不良資産呈現總體穩定、不同銀行機構分化較為明顯的趨勢,大型銀行金融機構的不良水準相對較好,中小型銀行的資産品質下行壓力較大;從地域看,不良主要集中在東北、西部以及環渤海等區域,東南沿海地區不良整體處於較低水準;從行業分佈來看,不良資産仍主要集中于産能過剩行業。
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化解過剩産能、出清“僵屍企業”的力度不斷加大,小微企業風險持續暴露,專家表示,銀行在這一過程中也將承受一定壓力。
銀行多渠道阻擊不良資産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申請增加不良資産核銷額度。例如,2月26日興業銀行公告稱,同意2019年度安排總額折合人民幣不超過390億元的呆賬核銷預算額度。浦發銀行2月27日晚間公告稱,董事會批准本次資産損失核銷本外幣金額合計為人民幣11.81億元,並表示公司將繼續追索。
據銀保監會初步統計,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多位AMC及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2019年這一趨勢將持續。值得注意的是,除傳統核銷方式外,銀行也在嘗試通過“甩賣”債權包、試水證券化等新型方式來化解資産品質壓力。
多個銀行將不良債權資産在地方産權交易所、金融資産交易所平臺進行掛牌轉讓。海峽資産交易中心今年以來就有10個銀行不良資産包公開轉讓,合計債權總額近兩億元。
作為盤活存量不良資産新方式,監管層多次發文鼓勵不良資産證券化。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此前表示,資産證券化以及不良資産證券化方面,2018年金額約為9000億元,為史上最多。
中債資信ABS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不良資産證券化産品共計發行34單,較上年增加15單,發起機構涉及13家國有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發行金額共計158.81億元,同比增長14.36%,其中,信用類和抵押類不良貸款資産證券化産品數量各佔50%,發行金額分別為49.96億元和108.85億元。
“從産品類型來看,抵押類不良貸款資産證券化中,對公抵押類不良産品的發行量驟減,同比下降66.92%;信用類不良貸款資産證券化發行規模大幅增長,同比上漲80.56%。”中債資信ABS團隊表示,這主要因為對公抵押類不良産品發行成本較高、發行效率較低,抵押物處置難度較低,銀行通過資産證券化方式處置動力相對不足,更多通過批量轉讓給資産管理公司處置。
不過由於難以準確估值,不良資産ABS的發展仍有較大障礙。“賣太便宜了,不划算;賣得貴了,又賣不出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由於資産池透明度較低,估值是不良ABS的主要難題,而且結構化融資考驗金融技術,“對市場仲介的要求也比較高。目前市場環境下,國內機構投資者普遍厭惡風險,不良ABS相對其它債券的吸引力明顯不足。”
部分領域潛在風險仍需關注
對於今後銀行業不良資産的供給情況,業內普遍認為,我國銀行業隱性不良貸款風險仍需要高度關注,潛在信用風險尚未完全出清,受經濟結構調整、金融去杠桿、監管要求促使金融機構資産回表等多重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資産供給或將持續增加。
在近期的國新辦發佈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強調不良貸款將是下一階段監管重點。“下一階段,將繼續加大力度處置銀行機構的不良資産,同時要控制新的不良貸款增長。在經濟下行過程當中,不良貸款增長的壓力較大,既要化解存量不良貸款,還要有效化解增量不良貸款。”王兆星表示。
“2019年銀行信貸風險還會顯現,但最嚴峻時刻已過去。”曾剛認為。
某國有AMC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未來銀行不良貸款率總體可控。
對於未來銀行不良資産的處置,民生銀行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認為,仍需對潛在風險壓力加大的現實引發足夠重視。首先,需要提高貸款分類準確度,儘快確認歷史包袱,對歷史問題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其次,需要多渠道化解不良資産,豐富不良資産處置方式;第三,銀行自身需要在當前盈利相對穩定的時期,增加撥備計提、加大不良核銷、適時補充資本。
在銀行加大力度處置不良貸款的同時,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民企、小微信貸領域有望迎來銀行更大的助力。肖遠企表示,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是2018年最主要任務,主要是從增加供給和盤活存量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平衡過度授信企業存量的信貸資源、資金資源,對於融資超過正常生産經營需求的,把這部分擠出來一些;另一方面,騰出新的信貸空間,讓銀行有更多空間進行對實體的融資。(記者 向家瑩 實習記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