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破界”構築旅遊扶貧大格局

2017-03-02 17:02:35  來源:陜西日報  責編:陳晨

  陜西日報訊:秦嶺深處的陜西省鎮安縣青銅關鎮豐收村,“九山半水半分田”,村民一度只能勉強糊口。近年來,當地實施移民搬遷,首批搬遷的57戶村民,在鎮安縣政府的支持下依託秦嶺塔雲山景區,從事旅遊産業。2015年至2016年以來,僅農家樂一項,每戶的增收都在五六萬元以上;同時還能解決當地100多個貧困人口就業,每人增加收入3萬至5萬元。 

  豐收村57戶農家樂按照標準經營,一色粉墻朱門、酒旗迎風;食宿服務價格上墻明示。當地村民説,農家樂、古村鎮與觀光農業相結合,每年能為這個秦嶺山中的村子帶來至少2萬人次的遊客。“我們從山上搬下來,是從高處搬到了低處,但生活卻從低處到了高處,而且隨著旅遊産業的發展,日子還在蒸蒸日上。”豐收村黨支部書記吳相琴説。 

  吳相琴介紹:“縣政府幫我們規劃了旅遊産業,從農家樂起步,到依託民居打造不同風格和功能區的旅遊板塊,從餐飲、住宿經營到佈局觀光農業,我們村的旅遊産業發展越來越有規模,成體系。” 

  在陜西一些地方,政府打破界限之隔,旅遊部門與地方形成合力,區域之間形成聯盟,共同謀劃實施旅遊扶貧。同時,許多地方還採取吸納就業、以山林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帶頭開發旅遊産品等各種模式,帶動群眾脫貧。“十二五”期間,已有60萬貧困群眾依靠旅遊實現脫貧。 

  縣政府請來設計師 

  貧困群眾缺少技能、思路與資金,初期如果不給予幫助扶持,則難以起步。同時,在各地旅遊扶貧産業發展中,如果缺少規劃、引導,則很難避免“散、亂、小”的局面,最終導致産業無法持續穩定發展。為破解這些問題,陜西省旅遊部門和地方政府整合資源和力量,助推旅遊扶貧不斷升級。 

  豐收村村民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説,在搬遷建設過程中,鎮安縣政府請了高級設計師,給村裏做了景觀整體設計規劃。區分成戶隱村、綠屋村、出雲村等不同風格,倣古建築、廊橋、停車場、遊樂場、超市等建設完成後,不同的村落將有不同的功能,滿足遊客不同的旅遊需求。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