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處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也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近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帶隊的全國人大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組,到四川開展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在執法檢查期間,執法檢查組聽取了四川省實施環境保護法的情況彙報,與各級人大代表和群眾、專家、基層執法人員代表座談,並先後赴成都市、德陽市、南充市進行實地檢查。
將12.7萬餘家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
執法檢查組了解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對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高度重視,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雙主任的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設立污染防治、碳達峰、碳中和等5個專項工作委員會,加強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組織領導。省政府常務會議常態化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省總河長和總林長等, 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四川省委、省政府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十四五”規劃重要內容,印發“十三五”“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美麗四川建設戰略規劃綱要,系統謀劃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作為剛性底線,嚴格環境保護黨政同責考核,將9項生態環境領域約束性指標納入政務績效考評體系,壓實監管責任。
同時,依法推動企業主動承擔全面履行保護環境的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排污許可制度,將12.7萬餘家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核發排污許可證18465張,其中重點管理4397張,對重點企業要求設立環保機構、明確責任、落實專人,按規定及時全面公開環境信息。嚴厲打擊無證排污和不按證排污違法行為。嚴格執行環評審批制度,嚴把項目環評關,強化環評事中事後監管,嚴格環評審批責任追究。
建立環境污染案件聯席會議制度, 推動形成打擊環境污染犯罪聯動機制
四川省在環境保護法貫徹實施中加強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案件執法銜接配合,建立環境污染案件聯席會議制度, 推動形成打擊環境污染犯罪聯動機制,有力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成都市益正環衛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呂順體等十六名被告人違反國家規定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判令對居間介紹、非法委託、非法處置等犯罪鏈條各環節參與人員均依法嚴懲,形成對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的有效震懾,被評為2020年長江經濟帶環資審判十大典型案例。陳德龍訴成都市成華區環境保護局環境行政處罰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
推動設立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負責集中管轄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範圍內環境資源案件。簽訂了覆蓋嘉陵江、岷江、沱江、黃河上游、赤水河流域、成渝雙城經濟圈等跨流域跨區域環境資源司法協作協議61份,構建上下聯動、左右協同、覆蓋全省的跨域環境司法協作體系。
創新打造沱江流域司法協作“紐扣法庭”品牌,與重慶法院共同建設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自然保護區川渝司法協作生態保護基地,為沱江流域、長江上游生態環境穿好綠色司法“保護服”,打造以“維護高原公平,堅守雲端正義”為核心的“四圈四同”環資審判品牌,合力保護黃河、長江上游水環境安全。
通過持續努力,2021年,四川省PM2.5平均濃度為31.8 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率為89.5%。2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6.1%。83個國家地下水環境品質考核點位全部達到目標要求。土壤環境總體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9%,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森林覆蓋率40.23%,草原綜合植被蓋度85.9%。
在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方面還存在短板和不足
執法檢查組對四川省在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各項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但同時也指出,從執法檢查的情況看,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還存在短板和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門對貫徹《環境保護法》還不深入、不系統,法律適用把握還不精準, 思想認識還需深化,對進一步樹牢新發展理念,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特別是對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性和長效性認識不足,沒有把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去謀劃、去細化到各項工作中。
一是當前水質達標工作還存在差距。全省重要河流幹流水環境品質保持穩定,但部分小流域整治工作相對滯後,水環境品質改善還有差距。二是大氣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環節。2021年全省還有8個市未達標,3個市PM2.5平均濃度超過40微克/立方米;全省15個重點城市中,有11個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下降。三是部分地方土壤污染底數不清,落實風險管控要求還有差距。全省22個國家、省級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共排查出涉重企業1100多家,重金屬防控任務較重。
對違反環境保護法的違法行為的打擊質效還需加強。環境類犯罪立案數總體偏低,辦理大要案件偏少,與當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的嚴峻形勢不相符、不匹配,打擊領域還不寬,對非傳統的環境領域犯罪如生物安全、電離輻射等領域犯罪的打擊力度還有較大差距。
全國人大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組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各部門要堅持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突出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品質剛性底線要求,切實築牢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基礎,建立更加完備的責任體系,不斷強化執法體系建設,嚴厲打擊有關違法犯罪行為。(記者 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