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築牢邊疆生態安全屏障

2017-07-17 09:35:0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  責編:陳晨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人們的記憶中,內蒙古是如此美麗的地方。作為我國邊疆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黨中央、國務院對內蒙古自治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寄予厚望。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加快實施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完善環境治理,積極推進各項改革,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嶄新局面。

  關涉全國生態安全

  內蒙古自治區在我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內蒙古自治區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是嫩江、遼河、黃河等河流的源頭或上中游。其中,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不僅是我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和東北最大的水源涵養地,還是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草原的天然屏障。但與此同時,內蒙古自治區大部分地處我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緊缺,生態脆弱。長期以來,由於不合理的生産生活方式,例如亂墾草原、亂挖礦産、亂砍樹木、亂用水資源、過度放牧等,造成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河水斷流、沙塵暴肆虐等生態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區內各族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係到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

  推進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對於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宋迎昌表示,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切實保障生態屏障功能發揮。內蒙古自治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最突出的意義是構建起維護我國北方地區免受沙塵暴肆虐的生態屏障,促進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二是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的可持續發展。內蒙古自治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彌補自身生態脆弱的短板,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三是探索生態脆弱地區可持續發展模式。在生態脆弱地區,通過實施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完善環境治理,積極推進各項改革,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對於建設美麗中國具有示範意義和複製推廣價值。

  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內蒙古自治區以建設祖國重要生態屏障為目標,不斷加大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同時,還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和重點區域綠化工程。全區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實現“雙增長”,荒漠化、沙化面積實現“雙減少”。草原生態整體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全年達標天數比例為86.0%,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重度污染以上天數比例為1.2%,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生態文明制度逐步完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改革的意見》。耕地、水資源、林業紅線劃定工作全面啟動,基本草原的劃定基本完成;“多規合一”試點改革和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範深入推進。(作者 潘玥斐)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