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2017-11-17 09:30:1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陳晨

  河北新聞網訊: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九大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新的目標、任務、舉措,進一步昭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必須深刻領會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部署,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重申了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並從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4個方面,提出了今後5年建設美麗中國的重點任務。大政方針已定,目標任務已明,接下來的關鍵就是不折不扣抓好落實。

  理念引領實踐,認識決定行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就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作用和價值,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更加堅定自覺地摒棄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做法和行為,儘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

  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高效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聚焦問題抓要害,大力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落實好“1+18”政策體系,確保年度性、階段性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要實施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持續實施太行山、燕山綠化攻堅,深化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確保重點領域和區域的治理和修復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要推進綠色發展,完善法規制度和政策導向,壯大節能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産業、清潔能源産業,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深化環保體制改革,堅決查處破壞生態行為,依法鐵腕治污。

  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高效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並就弘揚塞罕壩精神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學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充分認識弘揚塞罕壩精神的重大現實和歷史意義,真正把塞罕壩精神體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用強烈的使命感擔起重任,在艱苦創業、苦幹實幹中不斷攻堅克難。要廣泛開展宣傳宣講活動,引導全省人民像塞罕壩人一樣視綠色如生命,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生態文明、支持生態保護、參與生態建設的濃厚氛圍。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讓我們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決策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河北貢獻。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