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心共建中讓綠城變花城

2018-10-12 09:36:29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38年的特區建設,深圳從一個漁村迅速崛起為一座産業發達的大城市,雲集了華為、騰訊、大疆等享譽全球的創新型企業,每平方公里GDP産出、財政收入均居全國城市首位。

  然而,空間的跼踀,土地的珍貴,從來沒有妨礙深圳對綠色的追求。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為抓手,深圳努力提升綠化水準,大大改善人居環境,在生態建設中破解發展的空間瓶頸、資源瓶頸和動力瓶頸。青山綠水、碧海藍天不但沒有擠佔發展的空間,反而形成了對海內外創新人才、高端産業的強大吸附力,逐漸沉澱為創新之城的又一底色。

  見縫“插”綠

  生態與發展相互支撐

  每當晴天朗日,站在蓮花山頂四向眺望:喬木蔥鬱茂盛,高樓點綴其中,湖水微瀾,飛鳥一掠而過,敏捷地銜起一條小魚,只在水面蕩開陣陣漣漪。恍惚間,你甚至分不太清這是森林公園還是城市中央商務區。

  建設綠色深圳需要堅持不懈、持續發力。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下子聚集起2000萬人口,經濟大市和空間小市的矛盾日益突出,倒逼深圳很早就開始思考:人們需要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城市發展中人與城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深圳找到了“綠色發展”這把鑰匙,從此奉為圭臬,堅定不移。2015年以來,深圳全面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力實施世界著名花城、森林品質精準提升、綠化景觀提升、綠色生態水網、特色主題公園、森林小鎮等52項重點工程建設。

  在深圳找大片綠色,不消跑遠。福田區、羅湖區交界喧囂的中心區,就有一片28.8公頃的鬧市“桃源”——荔枝公園。向外看,是繁華見證的紅嶺路,車如流水馬如龍;望向園內,則是飛瀑椰林,滿目繁花。

  植樹、造綠、建公園,不僅要錢,更要佔地。在寸土寸金的鬧市,新建綠地該如何擠出空間?

  深圳市城管局(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4年,深圳就提出三級公園體系,即“自然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過程中,深圳更是隨手添綠,見縫“插”綠,為突破土地資源少、人口密度高的局限,不放過每一塊邊角地、細碎地。

  短短幾年,深圳的森林覆蓋率提升到40.68%,全市共建成綠道2443公里、各類公園942個,平均每兩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95平方米。這之中,既有全國唯一位於城市腹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有遍佈街頭巷尾的迷你街心公園,用市民的話説,能綠的地面都已經綠了,可謂“推窗見綠、500米見園”。現在,深圳正在積極向空中要綠地,屋頂綠化、墻體綠化、天橋綠化在深圳隨處可見。

  森林進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並沒有擠佔人的生活和經濟發展的空間,反而“綠”的昇華與城市品位的成長,成為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深圳人社局發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深圳共引進各類人才26.3萬人,同比增長42.5%。

  制度“養”綠

  搭建三級工作機制

  走進香蜜公園,碧綠的湖面、青翠的草坪讓人賞心悅目,一條空中棧道在10多萬平方米的荔枝林樹頂穿行而過,登高眺望,一片密密匝匝的綠林後面,是592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

  誰能想到,這片位於福田區黃金地段的土地在1998年就被規劃為公園用地,直到2013年才開始建設,15年,地價不知道翻了多少番,建公園還是蓋房子?取捨之間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決策眼光和生態發展決心。

  “如果完全由人定,縱使有一腔熱忱也難保初心不變。”之所以能一個規劃持之以恒,當地幹部坦言,鐵線、鐵腕、鐵律的生態管理制度正是深圳創建森林城市的制度保障。

  早在2005年,深圳率先出臺《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將城市近一半土地劃定為基本生態控制線範圍,在這道“鐵線”內,除重大道路交通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園綠地外,禁止開發建設。這一舉措,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態空間和生態功能,實現了山地、森林與城市的相融與共存。

  此後,深圳在生態制度建設上不斷加碼,于2014年率先在全國推出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以生態保護為重點的大鵬新區和以工業發展為重點的寶安區作為試點,拉開改革大幕。

  吹響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號角後,深圳迅速搭建起市、區、街道三級工作機制,高標準編制《深圳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出臺《深圳市森林品質精準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劃》等6個方案,從綠色戰略、法律保障到實施方案,統籌推進。

  為向高度要空間,2016年10月1日頒布的新版《深圳經濟特區綠化條例》新增了立體綠化章節,要求對新建公共建築、高架橋、人行天橋等強制實施立體綠化。天橋廊道、街道隔離欄、屋頂墻體、路燈桿柱。這些光禿禿的空間如今都被綠色或花色裝點一新,多彩又充滿生機。

  與此同時,深圳政績考核的指揮棒,也越來越清晰地指向生態文明建設。每年的6、7月份,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考”——年度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都會如期舉行。考核對象為全市10個區、17個市直部門和12個重點企業的一把手;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且考核標準不斷改革完善。

  一個個有力舉措下,深圳環境品質逐年改善,全市40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要求,生態、節水、節能、減排、宜居等工作全面提升,全年空氣優良天數、PM2.5年均濃度等生態環境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全民“護”綠

  共建綠色共享綠色

  每天穿越公園上下班,週末可以上山露營,到海邊觀鳥,和親朋好友一起聽一場免費的森林音樂會,不知霧霾為何物,一年四季有綠有花。這是大多數都市人的奢侈期盼,卻早已成了深圳人的普通日常。創建森林城市以來,深圳人更發現,身邊的公園越來越人性化,有的配有淋浴房、書吧;有的安裝了安全無毒的兒童遊樂設施;避雨棚雨天可遮雨,夏季可乘涼,當溫度超過35攝氏度時會自動噴霧降溫。

  綠色成果共享,綠色發展共建,深圳人享受著令人羨慕的生態成果,也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城市的綠色公益事業中,自覺成為生態守護者,同心繪就“深圳綠”。

  今年4月22日,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深圳人才公園,20家綠色公益組織成立了深圳綠色生態公益組織聯盟,併發布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深圳倡議書;一些知名人士也有了新角色——深圳市綠化大使,他們將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深圳綠化與創森事業中。

  深圳早就有“志願者之城”美譽,這一特質在森林城市建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一系列共建模式,吸納社會資本與公眾廣泛參與。

  依託社會上強大的綠色公益力量,深圳在全國率先創立自然學校,成立了廣東首批13家自然教育中心,每年組織800多場活動,帶動6萬人參與到生態自然綠色領域。

  全民“護”綠還帶動了管理模式的革新。在福田區,當地政府將紅樹林生態公園的管理權委託給紅樹林基金會,承擔園容物業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科普教育等工作,成為國內第一個由政府投資建設、社會公益組織運營管理的城市生態公園。

  2017年,深圳啟動“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劃,謀劃“綠上添花”,讓綠城變花城。目前,23條花景大道、79個花漾街區、151個街心花園已將花深度植入深圳城市的肌理。

  按照規劃,深圳將於2019年底建成30條以上花卉景觀大道、20個以上花卉特色公園、222個花漾街區、444個街心公園,初步塑造成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花繁四季,彩繪鵬城”的花城景象。

  “到那個時候,我們大家不僅要‘護綠’,還要當好‘護花使者’啦。”綠色環保志願者李楠大笑著説。(作者 黎明)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