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鄉村新變化

2019-02-11 09:08:14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陳晨

  光明日報訊:乾淨整潔的街道,色彩鮮艷的文化墻,笑臉相迎的村民,風景如畫的自然環境。2月的重慶鄉村,瀰漫著雨霧,勾勒出一幅幅寧靜祥和的畫卷。一個個綠樹成蔭的村莊,處處透出讓人心曠神怡的朝氣與活力。

  “聞起來很香”的松樹村

  每走一陣,重慶市武隆區土坎鎮松樹村村民陳芳都忍不住拿出手機看一看。看到自己在“微信運動”的步數和排名往上漲,臉上就露出一絲得意。“這裡走起來比城裏舒服,空氣好得很,冬天也能聞到香味,春天更漂亮。”陳芳一邊走一邊説。月季、紫薇、絲竹和太陽能路燈裝點的幾條鄉間小路,現在成了村裏許多人的健身步道,還是深受遊客喜愛的鄉村旅遊“迎賓大道”。

  “聞起來很香”的松樹村,曾經也是個“幹部頭疼村民怨”的後進村。在重慶開展的後進村黨組織專項整治中,松樹村健全村級黨組織體系,在7個村民小組全部建立黨小組。支部和黨小組從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著手,改電改廁、修路排水、綠化美化,還修建了排水渠和污水處理生態池,用循環水栽培綠化帶和景觀花木。村容村貌變了樣,大家明白建設美麗鄉村其實並不遙遠,勁頭更足了。村裏又發動大家搞鄉村旅遊和“互聯網+農村電商”,建成了包括32家貧困戶在內的400畝油菜花基地,開起了30多個農家樂,還有幾個“一村一品”脫貧産業。

  “辦好農村的事,要靠好的帶頭人,靠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重慶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説。重慶開展後進村黨組織專項整治,通過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深化教育培訓,提升鄉村幹部的整體素質和公信力,拓展便民服務的陣地和功能。配優配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説事評理的新鄉賢

  春節前幾天,永川區衛星湖街道石龜寺村老店子大院比平時更加熱鬧,“鄉賢評理員”呂祥傑也更忙碌。“節前大家心情都還不錯,有事説事比較容易接受,拉拉家常也能增進感情。”呂祥傑站在老店子大院的“鄉賢評理堂”前説。

  呂祥傑從永川區衛星湖街道農技站退休後,一直住在老店子大院。大院有一大片竹林,熱心腸的呂祥傑連續8年每天義務清掃大院,還自掏腰包在竹林邊建起翠竹亭、葡萄亭和娛樂亭。永川區開展新鄉賢評選活動後,大家把熱心公益的呂祥傑推選為新鄉賢,呂祥傑在這裡宣講時事政策、調解矛盾糾紛,大院比以前更熱鬧了。

  永川區以“愛國愛家、勤勞善良、崇德尚法、誠信重義、見賢思齊”為標準評選出1009名成長于鄉土、奉獻于鄉里的新鄉賢,又從中推選出呂祥傑等108名鄉賢評理員。2017年以來,鄉賢評理員主導化解矛盾糾紛667件,收集反映社情民意1730條,牽頭創建41個平安示範大院。“化解矛盾不一定要像斷案那樣一板一眼,有時閒聊時一兩句話就把問題解決了。”呂祥傑説。

  梁平區人民法院的家事審判庭,隨處可見闡釋“家和萬事興”的文化墻。為推動家事審判改革,區人民法院聯合區婦聯、司法局、信訪辦設置了區級家事糾紛中心調處室和鄉鎮家事調處室。調解桌上的座牌分別註明當事人之間作為親屬的稱謂,還根據不同案情標注與之對應的話語。如弟兄之間的糾紛,就標注“兄愛而友,弟敬而順”。調處室還有可播放舒緩音樂和家庭生活場景的多媒體設備。“法院這樣做,就是希望通過更多的細節打動人心,德法並重塑造文明鄉風。”梁平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毛大春説。

  鄰裡和諧的好社區

  “以前每次快到春節我都睡不好覺,擔心準備好的年貨被人‘順手牽羊’。”80歲的留守老人熊簡發説,2013年搬遷到梁平區和林鎮福和社區後,終於睡上了踏實覺。

  睡上了踏實覺的熊簡發老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病倒,所幸及時被社區聯戶聯防巡邏隊員發現並送到區醫院。社區7組的陳希橋老人去年春節前過70歲生日,當天晚上11點多,老人和女兒、外孫3人煤氣中毒,也是聯戶聯防隊員爭分奪秒把他們送到醫院,3人最終得以脫險。

  福和社區2017年開始探索農村院落聯戶聯防機制。聯戶聯防隊員每天通過巡察及時發現和排除各類安全隱患,調解鄰裡矛盾糾紛。社區每月召開一次“院落故事會”,以講故事的形式宣傳典型事例,弘揚正能量,促進鄰裡一家親。農村院落聯防機制試行至今,福和社區一直保持著治安案件零發生,鄰裡關係越來越和諧。

  “是不是真的能做到‘有人在管事,遇事有人管’,這是群眾對鄉村治理效果的直觀感受。”重慶市委黨校教授周學馨認為,類似聯戶聯防這種互幫互助方式受到歡迎,説明農村居民對鄉村治理的期望和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態度。“鄉村治理也要根據群眾需求的變化不斷上臺階。”榮昌區清江鎮黨委書記林丹説,清江鎮2013年通過大走訪,將收集到的交通、飲水等12大類276個具體問題逐項落實。基礎設施問題解決後,鎮裏通過再次走訪調查,及時了解群眾需求的新變化。2018年,清江鎮組織大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愛·回家”關愛活動,為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免費義診,為留守兒童開設暑期課堂,幾場活動後,很多群眾打電話送錦旗表示感謝。(記者 張國聖 李宏 通訊員 李晴)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