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2019-03-05 16:02:03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編:陳晨

  中國旅遊時報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鄉村振興戰略是黨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總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在此背景下,鄉村旅遊發展迎來更好發展機遇,也肩負著更重的責任。旅遊在鄉村振興中扮演什麼角色?各地鄉村旅遊取得了哪些成績,有哪些成功經驗?如何更好地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2019年兩會期間,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部分代表、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德宏州政協副主席楊艷表示,鄉村旅遊是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一個很好渠道,也是真正能讓百姓受益、持續發展的較好途徑。近年來,德宏州積極推行“美麗鄉村+鄉村旅遊+扶貧發展”模式,盈江縣太平鎮雪梨村委會石梯村村民通過發展觀鳥旅遊過上了好日子。“通過護林、喂鳥、為攝影師做嚮導等方式,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旅遊旺季時,一些村民給遊客做嚮導,每天收入達數千元。”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依託阿昌刀技藝等民族特色吸引遊客,積極建設鄉村旅遊環線自行車賽道,通過運動項目帶動鄉村旅遊升級。瑞麗市地處中緬邊境,“一寨兩國”等邊境風情助力鄉村旅遊發展風生水起。“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鄉村旅遊是個很好的支點。脫貧攻堅完成以後,下一步還要繼續梳理、總結鄉村旅遊發展經驗,爭取由點及面鞏固扶貧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範學院院長梁留科表示,鄉村旅遊對鄉村振興至關重要,體現在多個方面,如一些旅遊資源豐富的鄉村通過發展旅遊業,實現了三産融合及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一些鄉村以發展旅遊業為契機,提升了基礎設施,改善了人居環境。旅遊與生態相輔相成,沒有良好的生態,鄉村旅遊就無從談起,發展鄉村旅遊可以推動當地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環境。鄉村旅遊既可以把外界信息引入鄉村,也可以把當地居民吸納進各個旅遊業態中,提升其經營、服務意識,促進鄉村社會治理。對於一些貧困地區來説,鄉村旅遊是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副主席、青海花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文林表示,鄉村旅遊是脫貧攻堅的一個重要渠道。發展鄉村旅遊既能發展鄉村經濟,又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有利於農村産業結構調整,促進鄉村城鎮化建設,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作為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循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青海循化縣積極創新鄉村旅遊發展模式,著力打好“民俗牌”“産業牌”“生態牌”“田園牌”,挖掘文化特色、建設生態景觀、突出美食文化,打造鄉村旅遊精品,成效顯著。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業集團董事長宋豐強從事農旅行業20多年,他對於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重要作用體會很深。一開始,他在鄭州沿黃灘區承包5000畝荒地,從事農業園區的開發和建設,近20年來已經建成了3個4A級景區,走出了一條農旅結合、三産融合的路子。“這條路子利潤薄、週期長,要‘耐得住寂寞’,不能看到其他行業賺錢快就轉移投資,這樣産業鏈是做不長的。黨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我們在黃河鄭州段打造沿黃綠水青山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通過三産融合,帶動更多沿黃貧困戶脫貧。如何走好這條路子,很重要的一條是打造一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同時又懂市場、會經營的團隊,並引導農民建立合作社,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提出,鄉村旅遊是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的綠色産業,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對於地域廣袤、人口稀少的邊遠地區來説,發展鄉村旅遊、提升文化影響、全面振興鄉村經濟發展,存在無法回避的短板和弱項。建議國家鼓勵各地區有條件、有意願的收藏家到鄉村去,開辦各類文化(文物)展館,補足人文景觀匱乏、缺乏歷史文化氣息的短板。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興仁市城南街道鷓鴣園村黨支部書記余必麗表示,2018年9月,興仁市脫貧摘帽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2017年,鷓鴣園村人均收入就已達10125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率先從全縣貧困村中出列。在余必麗看來,儘管鷓鴣園村已脫貧摘帽,但當下還需鞏固脫貧成績,不能有一絲懈怠。鷓鴣園村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當地發展可以與旅遊結合。接下來,她將帶領鷓鴣園村引進企業,發展鄉村旅遊,興建特色民宿,讓遊客留得下來;通過實施“錦繡計劃”,讓更多布依族婦女加入刺繡行列,傳承好非遺文化,增加村民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閩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陸鑾眉認為,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回歸自然”“體驗自然”為主的鄉村旅遊得到遊客青睞。尤其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賦予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新使命、新目標、新要求。為規範和加快鄉村旅遊的發展,實現旅遊扶貧、農民增收等目標,國家發佈了多項政策支持,各地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區域經濟新引擎高起點推進,依託各自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民俗文化,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新途徑和振興區域經濟的突破口,發展態勢良好。然而,鄉村旅遊的發展潛能和優勢並沒有全部挖掘出來,仍存在發展不平衡、文化內涵不夠、産業鏈附加值不高、品牌服務意識不強、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亟須豐富産品業態、打造精品工程、加快提檔升級。建議加大文化內涵挖掘,強化農事節慶活動、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培育特色;打造休閒旅遊精品,加強産品精深加工,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的休閒旅遊衍生産品,提高産業鏈附加值;完善管理機制,出臺規範性的行業指導意見和標準細則,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作者 李鳳 李志剛 王洋)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