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小鎮一定要特色求生

2019-04-02 16:21:39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編:陳晨

  中國旅遊時報訊:玫瑰小鎮、音樂小鎮、酒文化小鎮、影視文創小鎮。近年來,文旅特色小鎮遍地開花,不少宜居宜遊的文旅特色小鎮成為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重要結合點,也成為促進地方旅遊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平臺。但是,在文旅小鎮建設中,概念不清、盲目發展及千篇一律等現象時有發生,文旅特色小鎮面臨高品質發展的問題。

  有熱情不一定要“一窩蜂”

  相關數據顯示,文旅小鎮在特色小鎮中的佔比超過50%,某些省份甚至佔比超過了70%。

  位於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壩上草原的中國馬鎮以自然生態為依託,打造具有馬文化風情的馬文化商業街、遊客服務中心、特色酒店等,舞馬世界主題景區有馬文化展示區、馬街、馬幫寨子、皇家馬廄等多種類多風格的文化展示。

  大圩古鎮位於廣西桂林,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始建於西元200年。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創建伊始,我們把歷史文化放在第一位,然後結合旅遊市場的需要,著力文旅融合,統籌推進和引導相關文旅項目。”大圩古鎮博物館館長杜林格説。

  宜居宜遊的文旅小鎮在全國還有不少。2015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計劃到2020年建設一批集觀光、休閒、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全國特色旅遊城鎮和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在特色小鎮申報上,有旅遊、歷史文化遺産等稟賦優勢的小鎮更容易申報成功。”思凱來文旅創新集團董事長李濤説,特色小鎮重在“特色”,而不是“千鎮一面”,旅遊便是小鎮特色的重要呈現方式。特色小鎮如果想要在發展中具有競爭優勢,必須從當地文化中挖掘出特色,從而形成可供消費的旅遊産品,這也是特色小鎮的競爭力所在。

  杜林格認為,文化旅遊的帶動性較強。文化根源於生活,再加上與旅遊産業的融合,可以給小鎮更強的生命力。每個小鎮代表著生活的集中點,反映著生活方式,而旅遊正是到異地感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這是旅遊的樂趣,也是文旅小鎮吸引人的關鍵點。

  “與互聯網小鎮、金融小鎮等其他高端服務業業態相比,文旅小鎮發展門檻是最低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席建超表示,實踐證明,旅遊可以作為一種非常合適的優勢産業,而且已經有諸多成功的模式。

  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遊經濟與政策中心主任曾博偉曾提到,特色小鎮的核心要素是必須要有特色産業支撐。對於中西部地區來説,由於缺乏其他産業支撐,旅遊資源和旅遊産業便成了不二之選和發展捷徑。

  “築巢”就能吸引來“鳳凰”?

  在不斷出臺的政策支持以及各地政府的積極助推之下,大量資本涌入文旅小鎮。一時間,小鎮“百花齊放”,甚至有些房地産項目冠名為特色小鎮,也有部分産業園區、旅遊景區“變身”成為文旅小鎮。

  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特色小鎮“關停”現象出現。例如成都龍潭水鄉、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等,開業前幾月紅紅火火,新鮮勁過後門可羅雀。

  “文旅小鎮功能複合性強,規模大,投資高,運營能力要強,成功者立即成為業內模倣的對象,國內陸續出現了不少類袁家村、類拈花灣等産品,成敗均有。齊白石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時曾説‘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旅遊小鎮過多,形成同質化,小鎮就失去特色了。”奇創智慧旅遊集團文旅綜合開發事業部吳蓉蓉説。

  席建超提到,抄襲的、缺少文化IP的文旅小鎮的生命力不會長久,除非就是單純的房地産項目。“嚴格地説,文旅小鎮是不可以複製的,主要是因為文旅小鎮最顯著的特點是其對地域文化、傳統生活生産方式的商業化表達,而地域文化都是長期積澱形成的、無法複製和模倣的。譬如即便是同一家公司運營的烏鎮和古北水鎮,不僅形式差別很大,在內涵上也不盡相同,儘管兩者有著相同的管理理念。”

  “特色小鎮是紮根當地自然地理歷史人文等資源生長出來的。一些地方不顧實際情況,一哄而上、競相模倣,紛紛打造倣古小鎮。小橋流水、雕梁畫棟,只是做足了形式而已。”李濤直言。

  在文旅小鎮建設過程中,更值得關注的另一個現象是當下“崇洋”小鎮鋪天蓋地,不少地方模倣西方建築風格,先後興建了一批羅馬小鎮、泰晤士小鎮、佛羅倫薩小鎮等,曾引起熱議。

  中國旅遊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戰冬梅説,一些盲目照搬國外小鎮的做法,直接體現的就是文化的不自信,這和其他地區照搬浙江小鎮模式一樣,前者體現的是對中國文化的不自信,後者則體現的是對本地文化的不自信,當然這也是缺乏創造力的表現。這些照搬照抄或者複製的做法,在短期內對於一些沒有走出國門或者沒有走出本地生活區域的人來説,還有部分吸引力,但總的來説,這種現象不應當也不可能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價值取向。

  一些地方“無米”卻硬要做文旅小鎮“之炊”,也有一些地方是“滿手好牌卻沒打好”。就此,席建超表示,儘管也存在一些地方“滿手好牌卻沒打好”的現象,但是更多的情況下則是,沒有“好牌”,特別是好的“市場牌”。許多文旅小鎮由於有效市場需求不足或者管理運營模式缺失,直接導致缺少生存環境。

  産業立鎮能否及時“止損”?

  特色小鎮不夠“特”、假小鎮真地産、政府大包大攬、只管前期申報不管後期發展。針對特色小鎮發展中暴露出的這些問題,相關部門曾發佈規範意見明確提出,不能把特色小鎮當成筐、什麼都往裏裝。推進特色小鎮建設,要堅持創新探索、因地制宜、産業建鎮、以人為本、市場主導的原則,要嚴防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産化傾向,嚴格節約集約用地。

  席建超表示,對於小鎮的規劃建設、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等,政府是不可缺位的;而對於文旅産業的運營與管理,則市場主體具有絕對話語權。

  “特色小鎮最終的落腳點和根基是産業。比如很多旅遊小鎮,真正形成的其實是消費集聚。”李濤表示,政府對待旅遊特色小鎮的初心實際上是希望完成或部分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戰略任務,在文旅小鎮的發展中,政府更多的是一種搭建平臺的作用,市場才是主體。

  也有專家表示,對於文旅小鎮而言,客流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如何解決客源成為頭等大事。而IP被認為既自帶流量,又可以促進全産業鏈的延伸,成為文旅小鎮爭搶的稀缺資源。

  “市場定位是生命力,決定了項目生命的長度,所以在開發前期,對項目人群的精準定位和對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十分關鍵;在地文化傳承創新是競爭力,決定了項目競爭的強度,因此對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打造出獨具在地文化特色的旅遊産品,是吸引遊客的關鍵所在;運營管理是生産力,決定了項目回報的厚度,故構建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結合多元化的經營理念,逐漸形成小鎮獨具特色的品牌效應,才能為小鎮的發展提供多維度支持。”奇創智慧旅遊集團文旅綜合開發事業部李鳳説。

  杜林格表示,文旅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政府是主導和引導,帶領企業做出自己的特色,企業則不要偏離方向,做出具有本土特色和歷史文化的古鎮,發揮地域特色,做好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理解我國特色小鎮的發展,必須深刻解讀國家提倡特色小鎮的用意,其著眼點在於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城鎮化是分解超大城市乃至大城市壓力的現實途徑,也是振興鄉村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以産業為基礎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平臺。”戰冬梅表示,廣義上來説,任何一個運行良好的小鎮都有著其獨特的文旅氛圍,文旅特色是任何一個發展運行良好的小鎮應有之義。(作者 邢麗濤)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